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197|回复: 29

正在消失的老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6-14 13:25 编辑

                   正在消失的老行业
      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民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行业,其中一些行业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而近几十年,有些老行业正在慢慢消失……,有些恐怕将永远消失。
  1、锔碗
  

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补锅锔碗的(补锅匠往往兼锔碗),修起来继续使用。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称钯钉、钯锔或锔子),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修碗的方法是打钯锔。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打过钯锔的碗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当然其他瓷器如瓷坛、瓷杯等也可以同样修复。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须要用金刚钻才钻得了孔,因此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的说法。
“锔活”也分粗细,“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锔活秀’源自清朝的八旗子弟。八旗子弟“赏花弄鸟,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贵紫砂泥壶失手碰裂,便找锔匠修补,锔匠师傅可以利用裂纹的走向因势利导,用金、银、铜、铁锔钉,锔出一枝梅或几束桃花,稍经打磨,甚至可以身价倍增。到了民国年间,‘锔活秀’简直登峰造极,很多玩家有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钉锔成画纹,甚至连壶口、壶嘴、壶柄都趁机加以纹式包嵌,已经上升为一种锔嵌的手工艺术了。
“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啊!”这陌生的吆喝声,仿佛从古老村落里的巷陌中传来,把人带回到过去的手工艺历史时代,把破裂的瓷器摆正,对上碎片,细绳绑定,上弓打眼,截铜造锔,扬锤敲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个破裂的花瓶、一只摔烂的瓷碗、一把漏水的茶壶、一枚断开的镯子在锔匠手上很快就修补完整了。那若隐若现锔子上,闪耀的是锔匠的智慧和辛酸。锔碗有着辉煌的历史。

2.补锅
     

      小时候常听到胡同里传来  “补锅噢,补锅噢……”的吆喝......,谁家的铁锅坏了,拿出来;补锅匠支起小火炉,拉起风箱,化上铁水,将铁锅的小洞清理,手上托着一块垫布,布上放些柴灰,对着锅的小洞,从背面把溶化的铁水倒到小洞上,布棍一顶,片刻时间破锅就能补好了!

    3.剃头匠
         
      理发店,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洋玩艺儿”。为男人理发称作“剃头”是从清朝开始的。在梳辫子的年代,剃头匠们的“店”,一种是在城镇某处固定地点——如街道的交叉路口头旁、向阳背风的城墙根儿等处搭个布棚子或棚子。另一种最为常见的是剃头挑子,把全部的剃头用具都挑在扁担的两头,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剃头挑子上的东西,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剃头梳辫的工具,即剃刀、梳子,篦子。二是辅助用具,如水盆、烧水的火罐,供顾客坐的凳子及围在他们身上的手巾和布单、收拾碎头发的笸箩等等。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理发技术和工具的普及,流动的剃头匠已很难见到,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唤头”是什么东西。在中国存在了近三百年的一项手艺已经消失,转变成由穿白大褂的美发师们从事的新职业了。
    北京人讲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愿意,一厢情愿,另一方不同意。例如恋爱中,一方热恋,另一方冷淡,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是指从剃头的挑子引起的。剃头挑子一头烧热水,以备剃头刮胡子!过去剃头刮胡子、修面、掏耳朵、最後捶背,那是不可少的,如今已没有这些工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10 收起 理由
风清云淡 + 5 赞一个!
移不动联不通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6-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手艺锔碗、补锅几乎绝迹,剃头匠到也见过!
千年冰梦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6-1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4.爆米花
   

   

    还记得小时候的爆米花吗?
     一个老头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防着火炉和风箱,走街窜巷。早期的爆米花在加工时,是将玉米(许多谷物和杂都类都可以) 置于特殊容器中的加热,使得玉米处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锅内的温度不断升高,且锅内气体的压强也不断增大。然后“砰”的一声巨响,机器盖子被打开,玉米被突然释放在常温常压下,锅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玉米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玉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玉米粒,即成了爆米花,同时玉米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早期的“转炉”,对人体有危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6-14 13:44 编辑

5.绞脸
     
     以前无论城镇、乡村,妇女很少到理发店理发,当时主要靠一些从事绞脸手艺的妇女为她们绞脸。一根细线、一双巧手,靠手、口配合,为妇女绞去脸部的汗毛、汙物等,使其脸部整洁、容光焕发!
6.磨剪子锵菜刀

      

      

     在老街深巷,一声吆喝:“磨剪子嘞,锵....菜刀!”这可忙坏了家庭主妇们,他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风清云淡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7.吹糖人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灵巧的手捏出了一辆五彩疯癫的世界,这个神奇的记忆着我们带回了美好的童年……
8. 糖画技术
  
     融化成100°C高温的麦芽糖,经糖画艺人用手在石板上制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这是一个神奇的艺术,古老的艺术,也是一个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5-6-1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6-14 16:39 编辑

9.杆秤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在这“斤斤计较”之间,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如今电子秤和弹簧秤已逐渐替代杆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15-6-14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手艺锔碗、绞脸、补锅几乎沒有看到。后面几个手艺电视上能看到。
日新月异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6-14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一枝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6-14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3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