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4-2-24 10:45 编辑
【朝花夕拾】元宵的思念
玉兔爬上了东山 采购元宵的生活委员,刚刚回还 能吃上从几十里外背回来的美食——元宵 在校外从事果树修剪的实习队员 感到分外香甜...... (摘自《稼圃八秩耕耘录》)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元宵节,我是在锦州南山果园果树修剪教学实习基地度过的。 锦州南山果园的前身是“生生果园”,它地处辽西走廊锦州南山东域,三面被松岭余脉的群山环抱,小凌河绕园而过。这个果园是进步、爱国人士李善祥先生民国初年创办的,李善祥祖藉浙江镇海,出身于富豪家庭。1907年他参加辛亥革命起义,镇海民众推选他为县长。1912年辞去官职来到辽西锦县东大荒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中国人第一个苹果园,并创办耕余学校。 锦州解放后,李善祥通过女婿——张爱萍上将,将毕生所创造的生生果园、耕余学校等无偿地奉献给国家。1958年改名为锦州南山果园。建国后,李善祥被选为锦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辽沈战役期间,毛主席曾说:“锦州这个地方出苹果”,就是指这里。 1959年,我们从省城来此地进行果树修剪教实习,剪得就是生生果园的树,上实习课的地点,就是李善祥先生时期家人居住的“小姐楼”。 果蔬专业两个班60名学员,住在南山果树农场场部,自带炊事员单独起伙,而且还要给苏联留学生——瓦夏,另做西餐,早餐一定要:牛奶、面包、黄油。当时,受自然灾害环境影响,物资供应已经开始紧张,60多人的主副食供应全靠生活委员王庆元兄张罗。期间,正赶上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按传统应该吃元宵。但是元宵是“统购统销”物资,没有粮食关系,当地是不会供应节日食品的。实习队员们自然寄希望与生活委员,从早饭后就出发进城,在锦州市找遍有关部门,发挥其软磨硬泡的本事,直到圆月高挂中天的时候,生活委员身背30多斤元宵、步行40多华里,魔术般化神奇为现实,实习队员捧起庆元“化缘”求得的美食,欢呼“乌拉”! 实习小分队在锦州南山兴高采烈地吃元宵的时刻,学校学生食堂也遵照习俗为学生煮食元宵。时刻惦记外出实习队员的毕业班同学,同时从食堂打回每人应得的那份元宵,收藏在学生宿舍楼的学生会办公室,准备着给不日即将从锦州回校的实习队员一个惊喜。后来得知此信息,还真让我激动了一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