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冯以农 于 2012-10-9 05:33 编辑
1993年,本来已办了退休手续的我,教育组决定续聘带班使用两年。今天,有机会从那些存书中,找到了一篇题为《“夕阳”照校园》的学生习作,刊登在1993年第五期《玉苗》,从另一侧面,书写我在办了退休手续后,如何带好班,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上发挥余热的故事,继续为自良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出新招,出实招,出妙招的事迹。 自良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丁琼芳在习作中写道,她是以旁听生的身份,听了我上三乙班“推普”教材的带班课。一开始,我在“黑板上用拼音大写字母写着标题《WO DE WEN JU HE》(我的文具盒)。这篇教材特别好,它可以扩展学生思维,可以从不同的文具盒去描述、联想,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多讲普通话的目的。懂行的都知道,推普、讲标准的普通话,是和拼音教学紧紧连在一起的,往往,学生只能记住拼音小字母,而大字母在拼音文字中,起于句首或起到提醒读者特别注意的作用。这点,带班示范课上,我突出地注意到了。这次上的不是国家统编教材的语文课,而是我们广西地区,为了“推普”,在学校推广的语文选修课,这是独具地方特色教材的带班课。这些课型,不仅仅是加强学生说普通话的训练,对三年级这个学作文的过渡年段,无疑也是一次学生由说到写的大演练。那时的新教师,无论来自师范或社会,都要不断地进行培训,才能使白话地区的“推普”工作落到实处。 这个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细细听了她的班主任黄老师的解说,知道我在当时用“导思----点拨教学法”上示范课,那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大家用普通话对答、交流、评讲的一种课型,在广西白话地区推广的《普通话口语训练课》。作为旁听生的六年级学生丁琼芳,听课时自然不仅仅是看着我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看师生如何有“听后返寻味”的感觉,没有在生僻的教学法名词上打转转,她在文中写道,我虽然不懂什么叫“导思”,什么叫“点拨”,但那“退而不休”、“带徒弟”、“培养生力军”却字字千钧,不时钩动我的心。这是发自学生心里的、崇敬退休老师的肺腑之言,这是来自学生对冯以农辅导员带班的评价,也是上带班课课堂录像的再现。 今天我退休了,再看看《“夕阳”照校园》的原文,多写一篇“那些年那些事”的征文,让你进一步了解退休教师冯以农仍然活跃在小学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其实,我的退休年龄在1992年,真正的退休却在199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