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听柳 于 2025-11-7 20:00 编辑
论坛串门 好处多多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说现在大多数同住一个小区甚至同住一个单元多年的老邻居,大多并不知道对方姓什么,更不知道其他信息。这让我突然想起了早已陌生了的词汇:串门。现在咱们汇聚在了可爱老人网,可爱老人网也相当于是一个过去的大杂院,或现在的小区。咱们能在此相聚就是缘分,但咱们好多朋友上老人网,是不是也像现在小区的居民一样,从来不串门,就习惯盯着自己常逛的那俩版块,跟守着自家阳台的花似的,顶多浇浇水,压根不往“隔壁阳台”瞅一眼?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住过的青砖灰瓦大杂院。那会儿的邻里情分,稠得像慢火熬了半宿的小米粥,黏糊糊裹着烟火气,暖到心坎里。住了多年的老邻居,串门跟迈自家门槛一样随意,连鞋都不用换,“远亲不如近邻”这话,被大伙儿演绎得明明白白,比戏文还生动。
张婶儿蒸的白面馒头刚揭笼,还冒着烫手的热气,就用洗得发白的笼布裹着,踮着脚递过墙头;你家难得包回韭菜饺子,油星子还挂在碗沿,刚出锅就盛上满满一碗,踩着院里的青石板送过去,生怕凉了味儿。谁家小子要娶媳妇,红喜字还没往门上贴,全院早都知道新媳妇梳着麻花辫、笑起来有俩酒窝;谁家老人过七十大寿,寿桃还在蒸笼里冒着白汽,街坊们早凑好份子钱,买了印着“福寿”的红绸寿面。更难得的是急事儿上的搭手——娃半夜肚子疼得直哭,只要在院里喊一嗓子,邻居大哥抄起外套把娃往怀里一裹就往医院跑,管他外面是暴雨倾盆,还是路上积雪没膝,半点儿也不会含糊。
邻里能这么热络,常串门、多搭茬、常互助绝对是关键——你帮我看会儿门,我给你送把刚从菜园摘的嫩豆角,日子就这么裹着烟火气,暖得人心尖儿发颤。哪像现在,同住一个单元好多年,别说进对家门喝杯热茶,连人家姓啥都不知道,活像隔着层玻璃的陌生人。
咱们可爱老人网这几十个版块,其实也就是个热闹的 “云上大杂院”,家家户户的门都敞着,就等咱多来“串串云门”,好处多到能装满一竹篮,还带着股子新鲜劲儿!
你瞧《原创文学》版块,彩色风筝刚发了篇《小碧被蚂蟥叮了!》,满纸都是儿时田埂间的鲜活趣闻,字里行间还沾着泥土的潮气,立马勾得大伙儿打开话匣子——你说小时候摸鱼掉进泥坑,裤腿沾满黄泥巴还笑得欢;我说我小时候也被蚂蟥叮过,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满屏都是带着青草香的回忆,读着读着都能想起当年的蝉鸣。
《可爱家园》里宋玉芳大姐的《小屁孩(5)敢惹我试试!》更逗,把儿子小时候玩弹弓,差点打坏东西被人拽回来的糗事写得活灵活现,还配了幅铅笔画——纸上的“小屁孩”举着弹弓皱着眉,圆脸蛋鼓得像个小皮球,逗得大伙儿笑出了眼角的褶子,手里的茶杯都晃了晃,不少人也跟着掏自己的“黑历史”,有人还顺手写了段打油诗,我也没绷住,把自己小时候偷摸玩弹弓出的糗事也给抖了出来。
《诗词雅苑》里春归来老师的《学楹联拈花拂袖香沾袂》一出来,诗词爱好者们立马凑过来对下联,你一句 “踏月寻幽露湿衣”,字句里带着月光的清润;我一句 “邀风论道茶沁心”,又裹着茶盏的温香,连不懂格律的,看着都觉得雅致,像喝了口清冽的泉水。其实不懂平仄、不会咬文嚼字的朋友,也能在这找到乐趣,有人抛个“早上买油条,刚咬就掉渣”的顺口溜,带着烟火气;立马就有接茬的:“傍晚遛弯儿去,见着老王家”,满是家常味,哪怕不工整,那股子热乎的共鸣劲儿,比正经诗词还勾人,读着就觉得亲。
《心灵港湾》里车述良大姐的“拐杖有着落,也看到我几年独居生活的乐趣”,读着就让人心里暖烘烘的。大姐把独居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学着新本事,大伙儿都夸她“活到老学到老,心态比小姑娘还透亮,像抹了蜜似的甜”,纷纷说要跟着学,也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摄影天地》里汉风兄的“最后的残荷”更绝——照片里枯荷立在晨曦中,金黄的光洒在断梗上,却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傲劲儿,不光有人夸 “拍得跟水墨画似的,帧帧都能当壁纸”,更有人琢磨起生命的意思,晴岚老师说“耄耋荷身仍挺腰,风度不输当年”,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处境改不了,可心里的劲儿、身上的气质,谁也拿不走,照样能活出自己的风采。
还有《开心一刻》廖若晨星老师的“你夹到我腿毛了”,明明是个小笑话,却跟真事儿似的,带着股子接地气的逗趣,读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连嘴角都往上翘。
《开心贴图》里,老知青自强不息大哥的“真功夫”制图,配着宋玉芳大姐剪得活灵活现的剪纸,再加上贴切又有韵味的诗词,美得让人挪不开眼,才算懂了“活到老、美到老”的真谛,原来晚年日子也能这么精致。
《影音欣赏》里山水人家老师的“金秋醉晚年 ”音画更绝——用AI把自己的日常做成画面,打太极时衣袖飘得轻盈,浇花时指尖碰着花瓣的温柔,逛公园时踩着落叶的闲适,连风吹动衣角都透着灵动感,不光金秋被这日子醉了,看帖的人恨不能钻进屏幕,跟他一块儿赏秋景、享这份清闲。
《我爱我家》里肖燕老师的“我家今年收获了秋辣椒 ”,图文并茂,红通通的辣椒挂在枝头,看着就喜人,看得人心里痒痒——阳台种辣椒,既能看绿叶子舒展,又能摘新鲜椒子炒菜,又美又实用,多划算!不少人都说要学,也在自家阳台捣鼓起来。
真真老师晒的十八岁的“猫 ”更逗,照片里猫咪站在路上看着路人,圆滚滚的像个小毛球,大伙儿立马较真儿:“这猫寿星相当于人多少岁?”有说八十的,拍着大腿喊;有拍板九十的,掰着指头算,还比着算“咱这把年纪,跟它比谁更像老寿星?”,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至于美食、健康、旅游、运动等等众多版块,更跟藏了宝贝的百宝箱似的,一打开就有惊喜—— 进去瞅两眼,学道新菜能让餐桌添彩,听句养生话能让身子舒坦,看段旅游攻略能让人心里盼着出门,总有能捞着的好东西,比逛早市淘新鲜货还过瘾。
其实不管是现实串门,还是论坛逛版,都没那么难。逛新版块就跟早市上挑新鲜菜似的,多瞄两眼水灵灵的黄瓜,看它顶着小黄花多喜人;多问两句 “这茄子咋烧才软和,不塞牙”,摊主准能给你唠两句诀窍,保不齐哪个版块就成了你新的“心头好”,比守着老咸菜坛子,天天吃一个味儿有意思多了。
今天别光盯着一个老版块啦,去“可爱家园” 看个乐子,到《原创文学》忆段旧事,或去“美食厨艺” 学道新菜,再不然去《开心贴图》欣赏美图、《影音欣赏》看段视频、《摄影天地》品评美拍;心灵港湾能解闷,像贴心人唠嗑;诗词雅苑能养心,似清风拂心;我爱我家有烟火,满是家常味;开心一刻能逗乐,让人笑出褶子,乐子多着呢!
朋友们,你们小时候在大杂院,是不是也爱端着碗串门,东家蹭口菜、西家唠两句?如今咱们到了《可爱老人网》这 “新杂院”,也多串串门呗!可别等咱们在这“网杂院”对门住了十年,我还不知道您贵姓?更不知道您家阳台养没养那盆让人心痒的绿萝,叶尖儿是不是还挂着晨露;您也没尝过我刚学着腌的糖蒜——脆生生的,还带着点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