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5-10-14 17:49 编辑
【古风】 “天府之国”记遊诗三章
◎锦绣成都 锦江逶迤竹青青,蓉花蜀锦相映红。 茅屋敞门纳骚客,祠堂展卷道正统。 望江楼阁集洪度,实施官学宋文翁。 自古诗人多入川。天府明珠丽且崇。
【附注】 ①蓉花:芙蓉花,成都的市花,相传成都城初建时,有神龟指引建城,路线如同一朵芙蓉花,蓉城由此得名。 ②蜀锦:有两千年的历史,素有“天下母锦”的美誉,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③ 望江楼阁:望江楼位于成都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岸边,建于清光绪十五年,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朱柱碧瓦,宝顶鎏金。 此楼本名“崇丽阁”,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意思是成都这个城市既美丽又崇高。后人因其建在锦江岸边故称望江楼。
◎杜甫草堂 踏上拱桥柴门开,草堂笑迎远客来。 新松恶竹开二度,陈总两次臆胸怀。 一览亭上望缩影,三重茅屋被掩埋。 诗书文章千秋著,古朴圣地好教材。
【附注】 ①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自公元759——765年杜甫在这里居住,创作诗歌240多首。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② 松恶竹:“诗史堂”中杜甫半身铜质塑像两侧,是朱德委员长的撰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和陈毅元帅“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最为惹人瞩目是据讲解员解说:此联是陈老总1959年特意从杜诗中摘选并书写成联;后,又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书写寄给草堂,其含义非常深邃。
◎都江堰 父子李冰兩代传,江河治理非等闲。 鱼嘴引进岷江水,瓶口开凿玉垒山。 淘滩作堰讲深浅,分洪防涝灌良田。 六字方略荫后世,科学秘诀万年鲜。
【附注】 ①李冰,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0年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 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李冰陵园题字。 ②鱼嘴: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③ 六字方案:“深淘滩,低作堰”,秦汉三国时期,治理都江堰的“六字诀”用朴素的哲学思想,以一深一浅、一引一分正确处理了引水与排沙的矛盾。故历代都把这六字诀奉为至宝,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