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5-3-29 09:11 编辑
在游园赏花涂鸦助兴之前,我先上网查阅了螳螂的资料,摘抄于下,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提起螳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肯定是那对夸张的强大镰刀状前足,随时可以致其它生命于死地。最可怕的是,这对前足还是雌性螳螂在交配时的觅食利器,只是她们觅食的对象不是苍蝇蚊虫,而是正在“她”身上播种遗传物质的“新郎官”——雄性螳螂,往往交配还没完,甚至还没有发生,新郎官的脑袋就已经进她的肚子了。
这是自然界很多螳螂的传统交配饮食方式,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雄性螳螂大抵也心知肚明,为当新郎甘愿做出这种牺牲。
雌螳螂就是被冠上“昆虫界黑寡妇”骂名的动物,因为它在交配完后,会一口口地吃掉它的“丈夫”。
虽然看起来很残忍,但这是螳螂进化出来的合理行为叫性食同类。不仅螳螂有这种行为,蝎子、蜘蛛纲的动物都有。
至于为什么这些动物会进化出性食同类,肯定是大自然算过账,认为这样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都有好处。
在螳螂的世界里,雄性的生殖策略通常是“种子散布”,也就是尽可能多地与尽可能多的雌性螳螂交配,以确保自己的基因在种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因此,如果一个雄性螳螂遇到一只雌螳螂,它通常会跑过去配对,而不太关心对方是不是正在准备将它吃掉。
一些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比率不到30%,因为雄螳螂往往能在交配过程中逃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雄螳螂都能成功逃脱,那些被吃掉的雄螳螂通常被认为是不够优秀的竞争者。这些不够优秀的雄螳螂往往比较年轻,没有充足的能量逃脱,或者性能力不如其他雄螳螂。
综上所述,雌螳螂吃雄螳螂的现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公正。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交配行为通常是复杂的、策略性的,与外界环境、个体的生化反应等都有关。雌性螳螂吃掉雄螳螂的行为也给交配过程带来一定的性选择,确保优秀的基因得以承袭下去。
而在其它的研究中已经表明,螳螂的寿命大约只有一年,雌性螳螂通常在产下卵鞘后就会死亡,其后代是在卵鞘中受到保护,越过冬天后再孵化。
所以这时候再来看螳螂的性食交配战,雄性如此抗拒被吃实际很自私。新娘只是为了获取蛋白质来生产卵和卵鞘,为后代提供保护以安然过冬,自己完成使命后是必须要牺牲的。新郎要遗传自己的基因,做出一点牺牲又有什么呢?反正也是马上要死的,与其死在其它地方被其它物种吃饭,还不如慷慨一点让“她”吃掉算了,就早点晚点而已。所以螳螂新娘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一边吃一边哽咽着说:亲爱的,这是为你好,为咱们的后代好哈。
爱她,就让她吃掉!
资料来源:网络。
谢谢原作者! 也许看了以上资料,您就会明白我今天的涂鸦为何会这样写了。如果有异议,还望朋友们直言不讳指出来,谢谢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