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锦绣之州 于 2024-12-12 09:07 编辑
我的家乡在锦州辖区的北镇市闾阳镇吴台村。闾阳镇原名叫闾 阳驿,小学时听老师讲,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地处医巫闾山南麓,古人认为山以南为阳,故名闾阳。那么这个“驿”字呢?是因为明清两代朝廷均在闾阳城内设置了驿站,所以就称为闾阳驿。古时候的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重要部门,也是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地方。由于闾阳驿是陆路进入山海关的必经之路,因此也是朝廷重要的驿站之一。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大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东巡和祭祖时,都曾多次在闾阳驿驻跸。乾隆皇帝还写下【闾阳驿望十三山】的诗篇:当前谁展十三屏,古县荒凉考奉陵。百载堠台烽火息,山青云白自层层。表达了诗人因沿途所见引起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闾阳因古驿站而得名,也曾促成了当年的繁华,直至今日,家乡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仍旧称呼闾阳镇为闾阳驿。然而昔日的辉煌早已一去不返,闾阳古驿站的地位也早已丧失。曾经的辉煌变成为了今天的故事。 接着说,我的家乡附近有许多叫“台子”的村名,比如我们村叫 吴台,再往西约五华里陆续的有头台子、二台子、三台子、四台子、五台子……。传说这些叫台子的村庄都是因为古时候有烽火台而得名。烽火台又称烽燧,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若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这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 烽火台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处,我的村吴台就是当年在老吴家房子附近建筑的烽火台。台子上建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马圈、仓库等建筑。烽火台之间距离一般约为5华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情时立即在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在我幼年时家里烧柴火做饭有时因为柴火湿就会冒很大的烟,我奶奶就说这咋还发狼烟啦?我就问啥叫狼烟?奶奶也不告诉我,这时我父亲就给我讲:传说中的狼烟是用干燥狼粪点燃,这种烟升的很高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古时候烽火台传递情报就是点狼烟。可是细想想上哪能弄到那么多狼粪呢?这只是流传的一种说法而已。写到这里我脑海里闪出一首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常嘶剑气如霜……,这首名为【精忠报国】的歌曲唱出了古代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我的家乡闾阳驿吴台村,这个全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地方却承 载着厚重的历史。从昔日的古驿站到今天全国各地的办事机构,昔日的烽火狼烟传递军情到今天的无线电话和无人侦察机,这翻天覆地变化印证了“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句名言。回顾家乡的历史我们感念先人守护华夏热土的壮举,也庆幸自己生为华夏子孙,我们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