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6-8-18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恩孝亲的片子;可是一些无知之徒,仍然丧心病狂的用韩愈的话来讥笑佛教。我也曾有遇见过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和尚出家,既不孝养父母,又不报效国家,不但对社会无贡献,简直无父无君,难怪韩愈要主张:‘人其人,火其书’。”
社会既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所以我今天不能不把这问题加以讨论和说明。佛教是否如他们所说,以及和尚对国家社会如何的贡献,本人过去曾在《人生月刊》上发表一篇“和尚与国家的关系”的文章,已经详细说明过了。现在专门说明佛教报恩孝亲,引证经文,根据事实,加以述明,以解世人对佛教的疑窦。
儒俗的孝亲法
未谈佛教以前,我们先来看看一般世俗人,他们是怎样孝养父母的。在我们中国儒书上所说,最大的孝子,莫过虞舜。孔子在《中庸》、《论语》等书上,也一再提到“舜其大孝也与”。我想大舜任其怎样孝道,也没有能够令父母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这是我可以断言的。再说一句,一本《二十四孝》上的孝子,也还没有一个是能够令其父母跳出三界、永脱轮回的大孝行者!
儒家只知道说:“父母恩重,无法报答。”如《诗经》上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至于孔子对他的门人也说了几种孝亲的方法,那全是世俗之情,如对樊迟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子夏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都是养口养体的孝道。孔子自己表示他的意见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从这些话上看来,就可以知道儒家孝亲的主张。总之,做父母对儿子的希望是:“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做儿子对父母所尽的孝养是:“晨昏定省,福禄侍养。”做父母的,对子孙最大的希望是子孙能够做了大官,荣宗耀祖,光前裕后,扬名声,显父母,这就是世俗人最了不起的孝亲报恩了。
假使以佛教徒的眼光看起来,上面这些荣宗耀祖,显亲扬名,还是不足道的,因为这些对父母未必有什么福乐。纵然眼前有一点快乐,那种快乐,还是种的受苦的因。因为快乐享受,奢华,浪费,就是造罪作业,造了恶业,将来就要受苦果,这是不变的定理。
世俗人他们反对佛教最大的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点我也顺便说一说,有了儿女固然是好,可是我们也要知道,父子的关系,无非是前世的冤家债主,缘遇会合。传说明朝的方孝儒,他的父亲因为有了官位,移葬祖坟,掘出了八百多条红蛇来。据说事先有人托梦,请求他救它们八百多条生命,不要杀害了它们。可是方孝儒的父亲,不信这一套,把八百多条红蛇,尽焚于火。后来方孝儒出世,为一代名臣,可谓耀祖荣宗了。谁知燕王之叛,孝儒不肯投降,十族尽遭诛戮,刚刚也是杀死了八百多口家亲眷属,这就是说明债主冤家而成父子。如果再遇见逆子贪官,犯了国法,不但家破人亡,而且遗臭万年。不肖子孙把三代之财败光,不善而终,依旧断嗣绝后,那又怎么办呢?所以我说,以无后为不孝,是不一定完全合理的。
佛教的孝亲观
谈到佛教里报恩孝亲的经典和事实,那真是不胜枚举,在佛说的经典中,有关报恩的有《大报恩经》七卷,那上面差不多专门说的都是佛陀在往昔因中报恩孝亲的故事。做儿女的应如何去报答父母养育深恩。过去古德还着了一本《释门真孝录》,大都是依据佛法指示孝养双亲,那才是真正的孝亲。世俗之孝,也不过稍尽人子之心,四时八节,买一点酒肉之类,养其口体罢了。
死后用五鼎三牲,祭之以礼就成为大孝了。例如世俗人为父母做寿,就要大开屠场,贺客盈门,座上客满,肉肥酒暖,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为子孝亲之道,果能如此,家边邻里就会说某人很有孝心。如果以佛教的看法,那不是孝亲,而是在为父母造罪,本来父母所担的罪担子,只有五十斤重,你恐怕这一点罪恶,还不能下地狱,再替他加上五十斤,凑成一百斤重,压得父母透不过气来,那就是大家公认有名的大孝子了,真是如来所谓:“可怜愍者!”
佛教对报恩孝亲的最大目的,是要使父母能够离苦得乐,把父母从罪恶深渊里救出来,脱离生死苦海,这才是大孝呢!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换句话说:“没有把父母超生极乐,脱离轮回,子道还没有成就,还不能算是孝子。”舍俗出家,表面看起来,是背井离乡,割爱辞亲,实际上,就是行的一种大孝道,所以佛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不但报答一世父母的亲恩,而且报答生生世世的亲恩,使九族之亲,皆得离苦,这是多么大的孝道啊!
佛典引证孝亲
有人妄说佛教不讲孝道,这是他与韩愈犯了同样的毛病,记得韩愈贬到潮州的时候,与大颠和尚谈起佛教不孝亲的话,大颠和尚问韩愈说;“你看哪些佛书上载有不讲孝亲的话呢?”他说:“我何暇看此书?”如果当时韩愈真正看过佛经,他也不敢毁谤佛法了!我说这些韩愈之徒也是没有看过佛书之故。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有载明报恩孝亲的经文。
还有我们念经回向文上就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或者是:“四恩总报,三有均资。”等愿文。四恩就是:一、父母养育恩。二、师长教导恩。三、国主水土恩。四、众生护助恩。
佛教徒最大的师长就是佛法僧三宝,《华严经》上说:“如来无量劫,勤苦为众生。云何诸世间,不报大师恩?”因为佛陀是我们法身父母,除去佛法没有其他方法能够了生脱死,我以为众恩当以佛恩为重。
现在我说几个报恩孝亲的故事,来证明佛教徒不是徒托空言,而是以事实行动做出来给大家看的。
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第一位躬行实践的孝子,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陀为报母恩,在仞利天为他母亲摩耶夫人说的。
懒残和尚养亲
记不得是什么时代,有一个懒残和尚,因为他的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所以他责无旁贷的要负起养活他的母亲的责任,不过他奉养他的母亲,不是把十方施主舍于寺庙的财产金钱拿来作养家孝亲之用,而是用他自己省吃减用仅有一点积蓄来养活他的母亲。有时身上穷得一文钱也没有,可是又不能让年老的母亲饿肚皮,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去,买米回来养亲。我们可以从他怀念慈母的四句诗中看出一片赤忱的孝心。“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寥寥二十八字,道尽怀念悲痛之忱,令人读之,泫然涕出。
虚云朝山报恩
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他的母亲生他下来是一个血球。母亲晚年无子,因此一气而终,翌日有卖药翁,破开血球,现出小儿,即虚云和尚,由其庶母抚养成人,十九岁出家,勤修道业,他常常说:“我生不见母,母亲因生我而死,大恩不能忘怀。”后来为报母恩,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以此功德,回向母亲,早脱轮回,三步一拜,不计年月,两次冻卧冰雪中,感文殊菩萨化身为文吉乞者,两度救他脱险,三年而达五台,满其初愿。
后来又念未见母亲现身,不知是否离苦得乐,又在阿育王寺拜释迦舍利。每天礼忏若干拜,一心求见母亲一面,又在阿育王寺燃去指头供佛,求见母亲。结果一天在梦中见母现身。梦中有人对他说:“你求见你母亲,这就是你的母亲,要见快看。”老和尚抬头一看,只见空中有一夫人,骑在龙身上,有很多龙神护佑,飘然上升而去。
虚云老和尚为报母恩,吃尽了千辛万苦,冰天雪地、置死不怨,目的是救拔母亲超生极乐,这种伟大的孝心,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度父母脱生死
世俗人孝亲以享受俗乐为荣,食以太牢,住以华堂,这就是奉养之厚,人子之孝了。
佛教孝亲的目的是想度父母宗亲远离尘垢,了生脱死,往生净土,不受轮回的痛苦,方是尽了孝道。只要达到此一目的,甚至使父母肉体受罪吃苦都有的。因有迷悟的不同。所以各人所见也就不同了。总之,不依佛教孝亲的方法,都是不究竟的孝亲。颠倒愚人,以造业为孝亲,以苦因为乐果,我们为他可惜。最后告诉诸位,只有依佛教孝亲的方法,才能真正报答亲恩,孝养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