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3-9-13 14:33 编辑
教 师 节后忆“三 孔”
上个世纪末的第十三个教师节后,科教旅游疗养团满怀崇敬地心情,集体拜谒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故居”。
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天下第一家的大门“对联”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数百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 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孔子后裔一直住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圣府”二字匾额,为明朝严嵩所书。门两边有对联一幅,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上联的“富”字上面少一点,寓意“富贵无头”;下联的“章”字中间的一竖,通到上半个“立”字之下,寓意“文章通天”,此联概括出千百年来“孔圣人家”的气派。
“大成殿”前的雕龙石柱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当我们接近孔庙第七道大门时,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大成门”,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说“孔子之谓集大成”,就是说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看过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就到了大成殿。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1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孔府大成殿之龙蟠柱超过皇宫而怪罪。大成殿的建筑艺术,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才华和智慧。
“万古长春”至圣墓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十数次,以至行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各类大树盘根错节,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尚有历代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享殿之后就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为唐代从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于扩大。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孔子墓西的3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相继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3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3间,立碑一座。亭内尚有当时的石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