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今天偶然翻到,还挺有意思,拿来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我随旅游团来到傣家寨,下了车,一位细挑个子的年轻女子向我们走来。你看她:发髻高绾、鹅蛋脸、柳叶眉、皮肤微黑、项戴银链、身着浅红色对襟短衫和统裙、束着银腰带,好一个傣家靓女。她对我们说道:“大家好!欢迎到我们寨子作客,今天,我负责接待大家。按我们傣族习惯,百姓人家的男子姓岩、女子姓玉,你们就叫我小玉好了。” 进了寨子,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棵粗壮的枝繁叶茂的菩提树,紧邻它的是一棵同样茂盛的古榕树。小玉解说道:“这棵菩提树二百多岁了,是我们寨子的神树;傣族信奉佛教,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的,那棵榕树也有一百多岁了。” 紧挨榕树是一字排开的水果摊,摊桌上摆放着芭蕉、香蕉、菠萝、苹果……摊桌对面一壁斜立,上书:曼丢傣家古寨。 沿寨子主道前行不远向左转一小道便到小玉家了,进入院内,小玉说道:“我们傣家的房子是属干栏式建筑,上下两层;楼下摆放杂物、停放车辆、关养牲口;楼上住人,分阳台、客厅和卧室三部分,客厅和厨房是一个通间。到傣家作客须遵守一个原则叫做:一脱、二摸、三不看。什么意思呢?就是进屋前要脱鞋,进屋后摸一摸柱子沾一点傣家人的福气,再就是不看卧室。当然了,我们卧室的门是关着的,你想看也看不到啦!” 上了楼有一与楼梯和正房相连的平台小间,沿壁周边都有木板搭的平台,想是供人坐着换鞋而设置的吧。屋门口放有许多双拖鞋。几位游客迫不及待换上拖鞋进入客厅。见有人迟疑,小玉道:“不愿脱鞋套鞋套也是一样的。”我套上鞋套进屋环顾:客厅右边是卧室、左边是厨房,厨房的灶台上摆放着电饭煲、电磁炉。灶台左边是碗柜和电冰箱。门对面靠墙摆放着一台二十九英寸的电视机;屋中央和卧室的隔墙边散放着许多小凳,凳子的前面有一条盖着红布的茶几。 小玉招呼大家坐下,然后走到茶几前说道:“再次欢迎大家到我家作客。我们傣家做饭烧柴火,把屋内熏得黑呼呼地,这样的好处是没有虫子来损坏房屋了。所以,抽烟的客人尽管抽,你替我们保护房子,我不会怪你的。我高中也是在你们汉族学校学习的,毕业后,由于普通话讲得好,寨里就叫我搞接待工作。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没有固定报酬,但免除了起早贪黑上山割胶,下地干活的辛苦;我每天穿着干净衣服,迎送各方宾客,有什么不好。” 小玉说话时语速不快不慢,声音柔和;两手相扣置于肚脐左上方,颇像早年舞台上表演独唱的女演员。 她接着道:“汉族人家姑娘长大要出嫁,我们傣族正好相反,儿子长大要嫁人,而且,还要为他准备一大笔置办嫁妆的费用。我有两个儿子,所以,我妈妈讲我养了两个“赔钱货”。” “傣家人信奉佛教,男孩子满七岁须到寺庙出家当和尚学习经书、文化知识,长大成人还俗后方能成家立业。找到了“意中人”便开始打造嫁妆,其中包括:一根银腰带、两双银筷、一个银碗、一个银手镯。我这根腰带就是我丈夫用了一个半月时间精心制作成的,我很喜欢。哦!对了,你们汉族妻子是怎么称呼自己丈夫的?”有人回答:叫“老公”小玉笑道:“这可不太好,应当像我们一样叫“老倌”。你想一想,你天天叫他“老乖!老乖!”,时间长了他不就乖乖听你的话了嘛。我老倌老反对我干这份工作,因为销售旅游产品有时难免出差错,要赔钱。我对他说:你们这些男人哪,真是头发短,见识更短;你想一想,我们儿子嫁人走了,我们老了,成了孤寡老人,我为寨里作过贡献,寨里不会不管吧。” “听说汉族死了人要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钱购买坟地,这一点,我们傣家人就简单多了,死了人只须将尸体架在浇有汽油的柴堆上,一把火就解决了。骨灰还可撒到田里作肥料,又省钱又环保,多好啊! 傣家人受佛教教化,从小就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因此,我们这里的治安很好,单车,摩托随意停放不须上锁,没有人要的。” 小玉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述说,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她继续说道:“傣家的银器,做工精细,风格独特,价钱也不贵,每克二十八元。作为纪念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感兴趣的客人请过来看一看,挑选一件你喜欢的产品。”说完掀开盖在茶几上的红布,只见茶几上摆满了项链、耳环、腰带、酒具等银器。 一位四川妇女选中一条项链,另一位安徽女子看中一款戒指,还有一位江西的老太太一口气要买四个手镯,价值近5000元。小玉拿起电话一一叫人送来。 我无意购买银器,便独自下楼参观:屋后的坡地是翠绿的芭蕉树,屋内的柱子间停放着两辆摩托、三张自行车和一辆手扶拖拉机。院门右边有一棵柚子树,上面缀着比足球稍小的绿色果实。左边靠墙是数株新栽不久的多肉植物三棱柱。 我走出院门,看到又一个小玉领着一队游客进了对门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