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49|回复: 12

[佳作] 58年,毛泽东写了2首疫情的诗,想要3天内发表,为何用了3个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1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8年,毛泽东写了2首疫情的诗,想要3天内发表,为何用了3个月?





蓝风破晓

关注

2023-01-10 18:55来自新疆维吾尔
原创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
毛泽东看完新闻之后,夜不能寐,写了两首小诗。
没想到,诗文发表后,成为了毛泽东所写诗歌中传播最为广泛的诗之一,其中两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传播非常广。
但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毛泽东的这两首诗文,从写完到发表,竟然用了三个月,这是为什么呢?
1、恐怖的血吸虫病
广告
游戏-2023新游-都在玩的最新网游
×

血吸虫,是一种人畜互通的寄生虫,宿主可以是各种动物,也可以是人。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血吸虫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疫水”,人通过接触疫水而造成传播。
那么,这种传染病,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发烧、脓血便等。
轻者可引起尾蚴性皮炎,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严重者,会造成脏器病变,特别是肺,容易出现“出血性肺炎”。还有一部分可能引起贫血。
所有能引起脏器病变的,都不可小觑。
当然,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因为血吸虫病,有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目前,全球有75个国家和地区,仍然被血吸虫病影响,受影响人数总量为6亿左右。
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区域,是血吸虫病发病较多的地方,目前,整体防控情况较好。
但是,这一切,都是因为解放后的新中国非常重视的缘故。
解放前的情况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仅仅是江西省的余江县,解放前的三十年间,因为血吸虫病死去的人就高达2-3万人之间。这就有了传说中的“无人区”、“棺材田”等区域。在三十年间,有四十多个村庄因为血吸虫病,消失了。
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疫情,还是长期的“疫情”,必须要重视。
对于新中国的领导人来说,大范围的关注此事,是在1949年解放上海之后,当时的9兵团,在水上练兵时,大批将士感染。据当时统计,9兵团有近四万人感染此病,一些军,感染率达到了30%以上。感染率最高的20军,感染率竟然夸张地高达49%。
五十年代初期,全国为此进行了一项普查,发现:全国的血吸虫病感染人数庞大,高达1100万左右,长江下游的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都成了“重灾区”。
1953年,民盟副主席沈鸿儒就写信给了毛泽东,大意是:血吸虫病危害很大,希望全国能重视起来。
毛泽东当时回了信: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
1955年,毛泽东在杭州,听完关于血吸虫病的防治汇报,再一次做了指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
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句口号: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
作为重灾区的江西省余江县,开始大力注重此事,并提出“苦战二年胜千古”的防疫计划。


如此的重视,能取得计划中良好的结果吗?
一切说明,就看决心怎么样,决心只要力度够,多数事情都能办成。
江西省余江县,防治血吸虫病两年,获得了良好的战绩,让无数人远离血吸虫病的困扰。
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看到了《人民日报》的新闻:《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看完后,毛泽东久久不能入睡,回想中国的历史,他心潮澎湃,从两千多年前起,血吸虫病就开始肆虐中华大地,使得长江中下游一些村庄消失,人丁变得稀少,那一个个乌鸦的叫声仿佛鬼叫一般,这让华夏大地失色不少......如今,防治血吸虫病得到巨大成绩,怎么能不让人欣喜?
于是,毛泽东灵感所致,奋笔疾书,写下了两首七律诗.....
2、毛泽东写诗只在一刻,修改用了三月
广告
PU板 聚氨酯卷板 优力胶棒板 牛筋板 耐油 PU耐磨板材 ...
×

毛泽东在1958年7月1日凌晨写的两首诗,名字叫《七律二首·送瘟神》。
好一个“送瘟神”。
写完之后,毛主席情绪不能平静,给胡乔木写了封信,信中说: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为灭血吸虫病而作。请你同人民日报文艺组的同志商量一下,看可用否?如有修改,请告诉我。如果可以用,请在明天或后天的人民日报上发表......
可以看出,毛主席当时的心情非常急迫,这是要在这个最恰当的时刻,快速表达内心的欣喜,和全国人民共同分享喜悦,然后,夯实基础,继续前行,将血吸虫病的防控做到最佳。
这就有点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意思了。
有意思的是,这《七律二首.送瘟神》没有能在两三天后见报,而是在漫长的三个月后见报。
这是为什么呢?是谁阻挡了诗的发表?
没人能阻挡,除非一个人,那就是毛主席自己。
毛泽东有个习惯,对于自己写好的诗文,进行详细的阅读,然后画圈找出不妥之处,边上写上修改的字词,每次修改完,都要重新认真抄写一遍。每抄一遍,他都要重新审视,诗文中的用词是否恰当。
在反复修改过程中,他把《七律二首.送瘟神》初稿中的“牛郎欲问家乡事”中的“欲”改成了“若”;把“万户萧疏鬼唱歌”中的“万”改成了古体字“萬”;把抄写时的横版改成了竖版.....甚至,把开头的小序中本来的“遐想连篇”改成了“浮想联翩”,还把“不能入睡”改为了“夜不能寐”。
总之,毛主席这个超级作者,在主要工作之余,反复修改自己的诗文,
于是,诗文在三个月后才见报端。(一是在1958年《诗刊》10月号发表,二是在《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日第一版发表。)
修改完发表的内容如下: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对于这两首诗,很多人喜欢第一首,甚至,很多人都能背诵第一首,特别是那一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充满着无尽的悲情气氛,让人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曾经有个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年轻人喜欢背诗,男主角方言(佟大为饰演)不止一次背这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不瞒大家,我在此之前,还不知道这名句是出自主席的诗文。
虽然,第一首的喜欢人群很多,传播很广,但我认为,毛主席应该更喜欢第二首,为什么这么说呢?
仔细品两首诗,用意完全不同。
第一首写的是,在旧社会,血吸虫病给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万户萧疏,百姓苦不堪言。
这种苦不是一时,而是存在于中国长长的历史河流当中。竟然连名医华佗,也被这血吸虫难住了。
第二首诗,场景完全变了,一副热气腾腾的场面,歌颂的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如何征服自然,如何进行治山理水,如何消灭血吸虫病,那动人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不得不说,主席的诗文境界很高。
有人喜欢第一首,有人喜欢第二首。
但是,从诗文的完整性来看,两首诗文是一体的,第一首写旧社会,描述疾病疫情带来的苦难,第二首诗写新社会,描述如何防控疫情。
这一旧一新,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第一首描绘出一种悲惨场景,第二首却反映了劳动人民勇于克服困难的火红场面,这其实也是一种互相的反衬。
两首诗在一起,就像双剑合璧,一气呵成,反映了作者思维的系统性,和战天斗地不认输的乐观主义精神。
细品之下,耐人寻味,充满了无尽的韵味和意境。
虽然我也很喜欢那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但是,我还是想说,两首诗放在一起,感觉真好!

广告
996传奇盒子-电脑版,三端互通,正版下载
×

毛泽东,真的是一个全才,能文能武,军事造诣极其突出,文学造诣也是惊为天人!
真的是千年一遇的大才!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文字虫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31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友转载,清晨问好。
发表于 2023-1-31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赞这类帖子
发表于 2023-1-3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转载。问候老兄。
发表于 2023-1-3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抚顺地质老人大哥的转载。
发表于 2023-1-3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撫順地質老人转载, 58年,毛泽东写了2首疫情的诗,想要3天内发表,为何用了3个月?
发表于 2023-2-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欣赏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人家 发表于 2023-1-31 05:43
谢谢老友转载,清晨问好。

老友早上好,谢谢老友的首席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虫 发表于 2023-1-31 06:16
拜读、大赞这类帖子

老弟早上好,谢谢老弟的点评加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归来 发表于 2023-1-31 08:05
欣赏转载。问候老兄。

老弟早上好,谢谢老弟的点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5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