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11-13 09:56 编辑
思念——网络趣谈之四 仿佛成了离群的孤雁,更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老知青之家”关闭了,我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坐立不安,失魂落魄,不知所措,无计可施。 夜阑人静,我总会怀念在“老家”(朋友们对“老知青之家”的昵称)里的那些快乐时光:我忘不了老家的金嗓子“茶歌”那声情并茂的演唱;忘不了“感悟人生”版主一次次认真的评论和精彩的跟帖;忘不了“曾都知青”发自肺腑的跟帖和一针见血的评论。 我忘不了“智和”老师对安全工作的真知灼见和在工厂车间里亮出的警示箴言:“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来;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流汗,请你走开!” 有的网友,尽管互动沟通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他们的佳作依然令人过目难忘,譬如老家才女“月下独酌”大姐催人泪下的诗篇: [原创]又是一度秋风凉 昨夜冷雨敲清窗, 又是秋风凉, 拳躯抱枕夜无眠, 晨起懒梳妆, 懒梳妆,且推窗, 雨打花枝风摧叶, 飘落满地霜。
无情岁月催人老, 心似秋叶黄, 独步小路寻旧梦, 思绪满惆怅, 满惆怅,情难忘, 往昔情景难再现, 生死隔阴阳。
露冷风清湖边椅, 日暮影斜长, 不见旧时双飞燕, 残荷对寒塘, 对寒塘,叹情伤, 梦魂无依意惶惶, 无处诉衷肠。 (月下独酌2009-11-13) 即便曾经出现的不快也让人感慨万千。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知青群体概莫能外。在“老知青之家”里我也曾经碰到过闹心的事情。因为个人的原因,涉及政治的话题我历来没有兴趣参与讨论,对其唯恐避之不及。当然,这绝不代表我自身对其没有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尽管如此,当我在某篇文章中感叹巴金老人建议建立“文革博物馆”的遗愿还未实现时,竟然有人用文革语言对我发难。 我知道最大的蔑视是不理不睬,但面对小左的嚣张气焰我无法保持沉默:“又见文革大棒,无语!”不屑与之纠缠。 令我感动的是立即有网友站出来仗义执言,力挺我的观点…… 网友“Thomas”(如果网名记忆有误,还望朋友包涵)给我提供了老家相关栏目的几个网址,让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史实和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遇罗克、李九莲、林昭…… 遗憾的是,在“老知青之家·知青茶座”里与朋友们互动的文字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乌有,那些发自肺腑的精彩跟帖和评论,那些情真意切的激励文字,我怎么压根就没想到复制留存呢?哎,我真笨! 我该怎么办呢? 2016-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