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7-20 20:39 编辑
二 母亲提议休息一下,我刚安顿她在树荫里坐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阿姨在另一位花甲妇女的搀扶下走过来:“宋老师,您早啊!” “您早!”母亲指指身旁,“坐下来歇会儿?” “好的!”老人欣然应允,并告诉随行的同伴:“罗阿姨,你自己到附近走走,我陪宋老师聊聊。”说完仔细地打量我,又看看母亲:“是你儿子吧?老几?” “老大。” “不错不错!陪老妈出来走走,有孝心!宋老师你好福气啊!” “老人家过奖了!”我指指身边路过的一对父女,“您老看看,大家都是这样,应该的!”我实心实意地感叹,生活好了,长寿老人越来越多,花甲之辈陪护耄耋老人散步的在南明河畔并不鲜见。 “哪个(子女)和你住?”母亲问。 “我一个人住,自由一些。”老人坦言:“孩子们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圈子。老伴走后,儿女们都希望我搬去他们家住,但是我不同意。人老了,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和年轻人难得一致,再说我也有我的生活圈子,有我的老同事、老邻居和老朋友。每天和她们聊聊天,打打小麻将,嘻嘻哈哈一天就过去了。孩子们不放心我独自在一边,就请了一个阿姨照顾我,除了做饭,陪我说说话,散散步,就是刚才那位罗阿姨,人还不错,挺好的。”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是母女俩呢。”母亲笑道。事实上看到她俩亲密无间的第一眼,我也误认为那是她女儿。 “我和你妈以前在一个单位。”老人自我介绍。 “是南明幼儿园吗?” “不!是三幼。” “三幼?”我大吃一惊,那可是六十年前的事啊,“老师您贵姓?” “姓王。” “呵呵,我们是家门,我该叫您姑妈,不,跟着孩子应该叫您姑奶奶才对。” “谢谢!谢谢!”老人爽朗地笑道。接着又坦然地告诉我:“你妈是正式老师,我是代课老师。虽然有转正的机会,但我自己有几个孩子,烦都烦死了,不愿干,放弃了。” “后来呢?您老到了哪个单位?听我妈说,那时候工作很容易找啊,特别像你们这种有文化的人。” “工业局招考,我一考就中了,分在柴油机厂。” “搞技术工作?” “不,搞企业管理,干统计工作,一直到退休。” “那您可吃大亏了。退休双轨制,企业的退休金可不高啊!” 我有些同病相怜,“我也是企业退休职工。” “没有办法的事,”老人淡淡一笑,“不过我并不后悔,在工厂,我可以为孩子们的工作想想办法,在学校我可就无计可施了。我老伴在气象局,那里专业性太强,根本进不去。 我们这样的人,又不是根红苗红,解决孩子们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文革结束后,老头受到重视,领导有意把我调进气象局方便照顾他,可是三拖两拖,最后没有调成。原因有一半在我,我那时有个小九九,四个子女中有三个在农村插队,一旦工厂招工,凭我几十年的人事关系,把他们抽上来的希望总要大一些吧?” 老人告诉我,三个插队的孩子都是老三届,大儿子六六届高中毕业,学习特好,如果不是因为动乱,考清华根本不成问题。 得知我也是老三届插队知青,老人表示特别理解:“你们这一代吃了不少苦,说白点是命不好,长身体时挨饿,该读书时辍学。在农村生活上受点苦我认为倒不是坏事,孟子不是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么?吃苦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那种无书可读的绝望,前途莫测的精神折磨! 我特别理解你们当时的心境。那时通讯落后,没有电话,我就一封接一封地给孩子们写信,要他们不要随波逐流,更不要自暴自弃。” 孩子们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都在恢复高考时如愿以偿重返校园深造,而且成绩斐然。大儿子现在定居美国,女儿在南京定居,老三后来还考上公务员,现在都已经退休。就连在文革前没有读到什么书的小儿子也自学成才,考进了四川美术学院,现在省城某高校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