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7-5 16:33 编辑
危险的“拔苗助长”
读《六岁生日》(《杂文报》第1291期4版。作者阿碧)真令人提心吊胆,及至看到六岁的孩子平安回家,久悬的心才放下来。不过,作为专职安全员,本人依然替这对皆大喜欢的父子感到后怕,并有几句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意欲与作者商榷。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父亲的希望孩子早日自立本无可厚非,但阿碧父亲做法本人实在不敢苟同:将六岁的孩子赶出家门“随便到那儿”去捡钉子,这样的家长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而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在比他稍大一点的孩子的带领下,偷偷到建筑工地捡钉子,其危险程度绝不亚于两个顽童在马路上做游戏,随时都会面临伤害甚至死亡的威胁。许多血的教训至今依然让人不寒而栗,不知作者对此作何感想。 “这里是个宝库,你以后可以多来,捡了东西可以到废品站卖钱的。”在那个稍大一点的孩子指点下,六岁的“我”不仅轻易完成了父亲规定的任务,还尝到了额外的甜头——自己赚钱买了一把玩具手枪,并得到父亲的赞许。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便得到这样的信息和认知:“捡东西到哪儿捡都行——建筑工地是有东西可以随便捡的宝库——捡到的东西可以卖钱。”
不难想象,天真无邪的孩子脑中一旦形成上述思维定势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因此误入歧途或发生不测,做家长的后悔就来不及了。
此外,《六岁生日》是否会误导为人父母的家长呢?如果他们对该文持肯定态度且竞相仿效,建筑工地岂不徒增若干隐患?更可怕的,是他们在育儿树人的工程中埋下的祸根,与拔苗助长又有何区别呢?
2001年5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