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于 2022-3-30 21:07 编辑
52、甜酒(上) 当年在农村,由于糯谷产量不高,农田有限,队里种植的糯谷基本上只能满足乡亲们过年过节的需求。秋后分粮时,原则上按人均二十斤分配糯谷。五保户可以自报需要量,算是特殊照顾。 我不是五保户,但知青点只剩我一人,也被列为照顾范围。队长让我报数量时,我冲口而出:“一百斤。” “一百斤?”保管员世枚怔怔地盯着我,其他人也瞪大了眼睛,以为听错了。他们很清楚,我全年口粮加上工分抢的粮食总共不到四百斤,一下就要了近三分之一的糯谷,来年怎么过?面对大伙诧异的目光,我又重报了一次:“一百斤!”队长张了张嘴欲言又止,默默摇摇头一边登记一边让世枚称给我。 事实上,我也并不是不晓得来年会发生的粮食危机,只是再计划那三百多斤毛谷无论如何也不够吃,便有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心理,先饱饱口福再说,因为我自幼就太喜欢吃甜酒了。 小孔来访,高兴之余首先想到一定要做甜酒款待他。这也是当时能够拿得出来的好东西了。此外,我也很想在挚友面前露一手,让他瞧瞧我做甜酒的本领。 做甜酒的东西很齐备:炊具——为蒸甜酒特意在邻队的盆桶匠处定制的小木甑子;糯谷——朋友来前就已经打成了糯米;甜酒粬——春节回家过年就从贵阳买了回来。应该强调的是,甜酒粬是决定甜酒成败的关键。而当时我从贵阳带回的是驰名全省的“湄潭甜酒粬”,质量绝对可靠,而且价廉物美,仅六分钱一包。一包酒粬冬天可酿五斤糯米,夏天做五斤甜酒则只需半包酒粬。每年探亲回来,甜酒粬都是我送给乡亲们最好的礼物。 挚友目睹了我做甜酒的全过程。 泡米,蒸糯米饭,轻车熟路,易如反掌。我一边操作,一边向小孔介绍我学做甜酒的“光荣历史”。说起做甜酒,得感谢我的母亲。不知因为我是长子,过年前总是跟着她忙前忙后准备食品,还是她断定我会早早离家独闯社会自立生活,她很早就放手让我学做家务,做甜酒只是其中一例。 母亲说,讲十遍不如做一遍。要我亲自动手,她只站在旁边监督指导,让我记住了做甜酒的全部要领。 分水——将刚出甑的糯米饭倒入盆中,稍凉一些后一边浇水一边搅拌,使沾在一起的饭粒分开,为下一道工序作准备。 拌酒粬——要领是分水时必须掌握好糯米饭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酒粬里的酵母,过低则无法发酵。温度介于两者之间最好,即在糯米饭既不烫手也不过凉时加入适量酒粬搅拌均匀,然后将其轻轻压实,在中间弄出个小窝,表面上再撒少许酒粬,盖上盖子即可。 发酵——是最后一道关键的工序,要点是保温。夏天气温高,保温不成问题;冬天气温低比较麻烦,如果温度不保,便会前功尽弃。此外,发酵的时间也不能马虎。如果时间过长不把酿甜酒的器皿取出来,就会“烧缸”。即甜酒变老变辣无法食用。 说到这里,我从床下拖出一只米箩,放了些稻草垫在里面,然后把盛甜酒的面盆放进去,上面再盖件旧棉袄,随手将米箩推进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