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360|回复: 38

[新诗] 【大歌诗画】用手机扫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节即将来临
  聊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人终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不管是泰山还是鸿毛
  总离不开烈火焚身
  最后回归大地
  最近有一种全新的扫墓方式
  在互联网祭奠逝去的亲人
      用手机扫一扫
      墓碑上的二维码
      屏幕上就会跳出内容
      首先显示的是逝者的照片
      接着是逝者简单生平
      还有一个网络链接
      其内容可以由逝者子女
      或委托制作公司更新
      可以放入电子墓志铭
      也可以放入逝者的照片或生前视頻
      还可以和其他已逝亲属一起
      建立一个家族谱系
      用手机扫墓祭奠墓中人
      不管是从观念上
      还是经济上考虑
      便捷环保还省事
      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也许要不了多久
      全国都会流行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9 收起 理由
禾子 + 4 赞一个!
黄煌长 + 5 赞一个!
宋玉芳 + 5 赞一个!
真真 + 5 受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很有名的段子:如今人人都在玩手机,若干年后……墓碑上只刻二维码,路过时拿出手机扫一扫,一生的故事就出来了,爱过谁,恨过谁,还牵挂著谁……这叫“扫墓”。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扫完之后收到一条消息,上面写著:对方已同意添加你为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21-3-1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大多数人扫墓都拘于形式。我认为点一盏心灯, 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相信很多网友人都会去给逝去的亲人长辈扫墓,这个传统估计至今有几千年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当今互联网时代了,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一些特别的高科技的与时代结合的扫墓方式,你觉得这在以后会不会成为主流?

一、墓碑上印二维码,扫墓时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

估计很多人在扫墓时,尤其隔自己年代很久远的祖宗、长辈时,可能并不清楚过往事迹,这时候多想有点资料介绍下这位逝去的亲人生平事迹,这个时候如果墓碑上印个二维码,将事情交待清楚,比如经历,贡献等,甚至爱听的歌,爱看的书都写在上面,那该有多好啊,这样后人随时都可以缅怀。

据说这种方式在某些地方已经流行起来了,也许要不了多久,全国都会流行起来。

二、网上扫墓

这种是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在网络上建立起整个宗族的虚拟墓,与族谱相挂钩,这样后人随时可上网,查看这些亲人长辈的生平事迹,甚至在网上可以放菊花,点蜡烛等,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尤其现在很多人出门在外,到了这个时候要赶回家,也不是那么方便,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三、VR扫墓

这种可能听起来很高科技,可是做起来还是有点恐怖,利用VR技术,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扫墓,甚至还可以与虚拟的人物形象对话,而这个虚拟的人物形象可以是墓的主人,也可以其他,不过想想有点阴森,你觉得呢?

但不可否认,未来说不定这些真会成为现实,你觉得呢?当然大家有时候扫墓扫的是一种传统,但如果传统与现实,科技与传统结合起来,说不定还真是一个好主意。

发表于 2021-3-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快乐大歌版主的诗画佳作——用手机扫墓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21-3-17 21:06
现大多数人扫墓都拘于形式。我认为点一盏心灯, 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即可。

真真晚上好!    支持真真关于:“现大多数人扫墓都拘于形式。我认为点一盏心灯, 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即可。”的发言!清明上山“微孙扫墓”

      若干年后,随着科技发展,墓碑上只刻二维码...当人们前来祭奠逝者,拿出手机扫一扫,逝者生前的信息就出来了…重温逝者的故事,解读逝者天堂的生活…爱过谁,恨过谁,还牵挂着谁;当今需求,天堂职位,和谁居住结伴…一目了然。这就是若干年后的“微孙扫墓”。
      清明大节阿宝带着美女少妇上山扫墓,到墓地后,少妇看到遍地野草丛生、蚂蚁蜘网飞虫扑面,又因惧怕放鞭炮,赖在车内上网玩微信,用手机二维码“扫一扫”搜附近的人。突然一堆骷髅头像跃然屏幕少妇点入查看一位看似熟悉的骷髅头像,签名是: “我们以后会成为朋友的…”,于是加通过,开聊! 少妇:你好! 男:你好! 少妇:多远?  男:100米, 少妇抬头一看荒山野草,除了坟就是墓,也看不见任何住家啊,问:你是?男:你家阿宝正给我扫院子呢!清明来到俺门前,哪有孝媳不下跪……?少妇惊叫:老公,快来,我搜到你爹了……!
             警示后人、尊重先人、挚诚祭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逛知乎,看到了这样一个话题:比起引起的森林火灾和资源浪费乃至环保隐患和部分地区清明节的性别歧视,扫墓这一行为的现实意义已经全无,不仅没有起到所谓的传承文化的作用,还无端加重了社会的负担。

回答中,获得最高赞的是:对死人做样子是我国文化中最恶心的部分之一。


这些话让我无端的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私人订制》。其中有一段情节,印象尤为深刻。一个人面对墓碑和坟头痛哭,另一个人用手机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时间一到,哭声戛然而止,起身拍拍土走人,视频发送给死者的亲人,哭者便获得数百元的“代人扫墓”费。这个桥段当时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现在想来,心里却莫名的落寞。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陵园推出了“代客祭祀”的套餐服务,只需100-300元,便帮你完成一切。


上大学以前,每个清明节回家,老爸都会带我去扫墓。

小时候也不太理解扫墓的意义,毕竟人死了就是死了,带去的花他看不到,带去的肉和水果他吃不到,带去的纸钱更是直接被烧成灰。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一些事情的反思,我越发觉得,纵使不将清明节提至传承文化的高度,扫墓这件事本身,对于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少有如下的意义:


01.扫墓是我国仅有的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

假如说性在中国的家庭中属于禁忌话题,那死亡这件事更是禁忌中的禁忌。

别说主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就连有时孩子问起,大人也往往语焉不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死亡不甚了解,另一方面是很多人觉得死这件事根本没有教育的必要。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有绝大多数人,这一辈子不仅没搞懂活着是怎么一回事,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可能也没搞懂死是一件什么事。

死本不该神秘,它与生对立,又作为生命的反面,在合适的年龄正确认识死亡,不仅可以让人更加重视生命,还可以让人更加明白,时间到底该如何使用,才不算虚掷。

清明扫墓的同时,给孩子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显然是一件非常必要甚至堪称美好的事。

让孩子慢慢的知道死亡的自然性,更是要让他们明白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紧迫性对于生有什么意义。

02.扫墓是最好的得知家族史的时机。

在扫墓时讲家族史,除了能让晚辈知道先人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讲述过程中加深个体对于家族的归属感和血脉的连接。

在听大人讲家族史的时候,你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是从哪来的,更会真切地意识到那些跟你站在同一个坟墓前的人,就算你跟他们的生活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

但终归,你们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是在这个人世怎么撇也撇不开的一部分。


03.扫墓是对生者的慰藉。

所有为逝者做的事,终归是给活人看的。

从内心而言,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在自己死后,亲戚或朋友偶尔来看看自己。

就算他们绝口不提自己的名字和过去,甚至不带什么丰盛的祭品,你也会觉得很满足。


就像那些为国为民牺牲的英雄,可以不追认他们为烈士,毕竟他们无法知道,更无法再爬起来表示悔恨和愤怒。

但你要如何向那些在火灾中逆流而上的消防员、向那些为国太平而常年驻守边疆的战士、向那些与坏人抗衡的警察交代?

他们是将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为国为民牺牲的人。

假如他们想到自己牺牲后就是被随意丢弃,没有荣誉、甚至没有一个与之相配的葬礼,他们该如何说服自己为国效命。

04.扫墓是一种传承。

清明节祭祖,是继承家族的血统和信念,也是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传承中国的文明和民族的精神。

正是祖先的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才有了后来的昌盛繁衍。

也是有着祖先在无数次失败与挫折中的教训,才有了今天的智慧。

一代代传承的厚厚文化的积淀,无疑是我们今后最宝贵的财富。


去年看了《寻梦环游记》,里面这样解释了人的死亡过程: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再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这也是称之为“终极死亡”。

整个宇宙,不再有你的痕迹。


发表于 2021-3-18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手机扫墓
发表于 2021-3-18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办法真不错。可是,已经的墓碑还没有二维码哪!
发表于 2021-3-18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方已同意添加大歌为好友!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8 1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