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久到还没人拿“诗和远方”来吊自己胃口的时候,我就生活在我的“诗和远方”。 四季屯的江面,树后面就是我们住过的屯子,依稀可见的房子
诗和远方,可能是你陌生的地方,也可以是你曾经生活的地方。 黑龙江边,四季屯。“知青”上山下乡时,我在那里呆过。虽然时间不长,虽然有艰苦和蹉跎,但是,在那之后,在我回到城市以后,让我经常想起的,却是那些当时不以为然,而现在却觉得有趣、甚至有些温馨的片段: 早上江边洗漱,晚上江边散步;住在岛上打渔,江里的鱼吃遍;掏鸟蛋,采野果子,躺在林间空地上看云,幻想着自己的未来;四周静寂,只有偶尔的鸟鸣。那年我16岁...... 江心岛上的鸟窝很密,春天,每一窝都有颜色大小不一的鸟蛋,就像宝石一样放在那里,满眼都是。
一直就很想再回四季屯,住上一段时间,重新感受一下那当年的时光。不只四季屯,还有小河西,还有营部,都是。兵团不像插队,内部的流动性很大。我在这两个地方也都呆过,也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当时没意识到,驻地属于孙吴县的“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有满族、达斡尔族,还有朝鲜族、俄罗斯族等11个少数民族。 朝鲜屯虽没去过,但是,当年经常听同伴们聊起去朝鲜屯换大米的事。我们只有过年过节有米饭吃,朝鲜屯产大米,想吃了就去那里弄。好像没有满族屯达斡尔族屯一说,但是,满族人很多,散居在所有的屯子里,达斡尔族可能也是。俄罗斯屯也没去过,也没听人说起去过。可能当时我们就身在“远方”,所以,对“远方”的特色也就“熟视无睹”了。后来知道,其实俄罗斯屯离我们并不远。甚至,我们连里就有中俄混血的老职工家庭,但他们已经完全被同化了,除了长相,吃穿说话都和当地人一样。一个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和你一起干活,讲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你是什么感觉?挺异样的吧?但是,当时没感觉,因为天天都看见,天天都听到这“味道”的话。 离我们几十里,屯子里的俄罗斯人家
一个乡,11个少数民族在一起,用现在的眼光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可以吸引我们,对一般游客,也很肯定具有吸引力。如果真的回去住段时间,我肯定会专门去这些屯子,探访并记录那里特别的民族风情。写文章,拍视频,也可以开直播。 有时间可以上山,山上还有榛子、木耳、“猴头(一种长得像猴头的菌类)”等山珍可以采,这些我们当年都干过。不过,我一直没闹明白,“猴头”长得都是对称的,找到一个,对面的树上就还能找到一个——山珍里的“牛郎织女”?还有许多能勾起人们兴趣的事物...... 现在想想,那里有太多的“诗和远方”等你去发现和欣赏。但是,当年却没想过,可能是没有现在这样的心情。 现在想回去,而那个时候,却是想着如何回来;想着父母家人,想着家住的楼房,通往楼房的小巷;想着城市的清晨和黄昏、秋天和春天,憧憬着自己朦胧的未来......两种方向截然相反的“向往”,两种不同心情下的“诗和远方”。 通向家的小巷
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个“诗和远方”在等你;而当你已经身在“远方”,原来的地方,却又成了你新的诗和远方。 路的尽头,是你曾经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是地理概念,也是时间感念,甚至也是精神概念。年少盼着长大,是诗和远方;中年盼着退休后的闲散生活,也是诗和远方;年老后,怀念过去,也是诗和远方;甚至,向着自己的内心看,去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心灵之海的神秘,也是一种诗和远方,也能获得你在现实中不曾有过的、超脱而舒适的感受。 那话原是这样说的,“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是,每当现实让你无奈的时候,你总会有应激的排遣,你总会想出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诗和远方”,来平衡你的感受。或是地理的,或是时间的,也或许是精神的。所以,只要你想出发,就一定会有一个等着你的,让你向往的诗和远方。 总会有这样的景色向你召唤,那里就是你的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