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0-5-31 06:20 编辑
系列稿 毛泽东主席用典(6) ----先让一步,后发制人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功绩盖天无双,大家都是清楚的,并且被全世界推崇。他知识极其渊博,讲话、写文章经常“用典”,即用历史典故来说明、证明自己的观点。 毛主席引用的典故,来源范围很广,有中外古代和近代的;有《史记》《老子》和三国、水浒等名著的;有名人名言和名事;有寓言和传说故事;有的是寥寥几个字,有的是整篇的文章,等等。 作者把《毛泽东选集》第1至5卷中毛主席的“用典”,试作介绍,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期望继承,学习借鉴,以帮助工作。
在《毛泽东选集》第1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5章《战略防御》第3节《战略退却》中,毛主席连续讲了11个历史典故,充分说明了弱对强,“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可行性及具体策略方法。 11个典故。毛主席在这一节共用了11个典故。其中,《左传》中1个;《孙子兵法》中3个;《水浒传》中1个;中国历史战例6个。(均详见《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文后《注释》) 《左传》, 又称《左氏春秋》,中国周朝时, 述详备致、论述精辟、文笔生动的编年史,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又是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历史经典之一。作者左丘明( 约公元前502 ~~约公元前422年), 姜子牙后裔。 春秋(公元前770 ~~公元前476年 )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著作除《左传》,还 著有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值得尊敬的先儒、先贤,深得世人尊敬和爱戴。与孔子、司马迁均被视为君子。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经臣史祖” 。他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毛主席引用了《左传》中记载的“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齐鲁战”“是说的”弱国战强国“战略防御的原则”(毛主席语)。 毛主席引用了《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部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毛主席引用的中国历史上6个“有名的大战”,分别是“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6个大战,均为“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应用广泛。“先让一步,后发制人”,以上都是说的战争,作者认为,它并不只是应用于战争,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应用于政治、经济、体育比赛、论坛辩论、职位应聘、职位竞争、处理人与人关系,等等多方面。 政治上,在权利之争时、对外关系中,都可以先让一步,再后发制人。 经济上,面对比自己较强的对手,谈判中,先让一步,先让些利,再争取更多、更正当的利益。 生活上,在处理与同事、与家人、与亲戚、与朋友、与合作伙伴等的关系时、言谈中,宽大为怀,让一步,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4个必须。“先让一步”,是个策略问题,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若践行之,应做到4个必须。 一必须明确目的。让之目的是取,让一步,获取天地阔。正如毛主席所说,退却为的是进攻。“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些坛坛罐罐。惧怕一时的不良的政治影响,就要以长期的不良的政治影响做代价。” 二必须保存实力。让一步,绝对不是放弃,一定要保存实力,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准备进取。 三必须坚持自信。让一步之时,自己一定要坚持自信,一定要具有坚强的取胜信心。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对于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它是一种气概。如果人没有精神的支撑,任何事情都是万万不能成功的。 四必须扬长避短。弱与强,不是绝对的,弱方有强,强方有也弱。让一步之后的进取时,要扬长避短,以己长击对方短。正如毛主席所说,“捡弱的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