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509|回复: 32

[原创游记] 游安庆之菱湖公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邀友兴浓踏歌游,碧水连天尽眼收。
半湖菱艳照长空,一片莲影荡轻舟。







题记:那年烟花三月,快乐大歌有幸与驴友去安庆逛逛。安庆,古称舒州,别称宜城,简称"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 安庆素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安庆港也是快乐大歌驾船时经常光顾的城市。现在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安庆菱湖公园位于老城东北,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溏湖、破罡湖相通,由于泥沙淤积、形成沼泽,湖中一小岛为湖嘴。清康熙后期挖掘康熙河,湖嘴与大湖隔开,后乡民围圩改湖,引种红、白莲,形成风景区,面积1100多亩。菱湖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环菱湖而建,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辛亥革命前后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菱湖以水取胜,这儿碧波荡漾,渠道纵横;湖心小岛,亭竹相映;水上竞舟,笑语满湖。夏秋时节,菱荷茂盛,莲花斗艳,四处飘散着醉人的清香。若逢采菱季节,皓月当空,泛舟湖面,篙桨点水,舒喉清歌,意境幽美,景色分外迷人,夙有"菱湖夜月"之称,亦是安庆胜景。如今,那掩映在绿荷深处的重檐方亭,为欣赏"菱湖夜月"之佳境,故又名夜月亭。园内还竖立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雕塑像。菱湖公园文化氛围好,安庆市民有福气,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值 +15 收起 理由
周永根 + 5 大赞!
红红的太阳 + 5 大赞!
真真 + 5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菱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城市中心,总占地面积4. 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引。菱湖风景区范围为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侧绿地以东、菱湖北路以南的区域,以及菱湖公园、西湖景区安庆城市景观干道湖心中路纵贯整个景区。菱湖风景区目前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2007年,"安徽省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菱湖曾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太平军三克安庆及著名的安庆保卫战都曾在这里留下遗迹。当年太平军在菱湖北岸修筑了13座营垒,南岸修筑了5座营垒。1985年北岸杨家嘴营垒出土了太平军兵器18件,分别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和安庆市博物馆收藏。菱湖公园内收藏了清代杰出的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自画像自题诗、篆刻的碑刻九块,嵌入胡七姑祠内改建为"邓石如碑馆"。在夜月亭的东北边,筑起由黄梅阁门楼、纪念堂、严凤英塑像、园林小品组成的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纪念馆,存展了海内外四十多位著名书画家题赠的作品。此外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园、盆景园、花圃、苗圃、动物园和茶社等设施,目前已成为游人各得其乐的综合性公园,自2007年1月1日起免费对外开放。
    菱湖与莲湖通连(中间是湖心路),在安庆市东北隅,方圆共八平方公里。旧时,以盛产菱藕和鱼虾著称。原是一片天然湖泊,湖中有小岛。康熙后期,挖掘康熙河,后扩建成游览胜地,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旧有明史可法驻扎安庆时勒石"宜城天堑"石碑,现有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精美石刻。1921年在惊动全国的安徽省"六.二"学运中,与军阀斗争而牺牲的姜高琦、周肇基及周妻黄家馥合葬于湖内东北隅,并建有纪念堂和血衣亭,为人凭吊。纪念堂壁上还刻了三人石像,每年六月二日要在亭中展览姜烈士血衣。被毁于兵灾。现姜周烈士墓和血衣亭已修复。菱湖在历史上是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古水战之地。1861年4月,英王陈玉成在第二次援救安庆时,率一万余精兵从湖北赶到安庆集贤关,在菱湖北岸修筑营垒十三座。城内太平军守将叶芸来也出城在菱湖南岸修筑营垒五座,隔湖遥相呼应。那时的菱湖东通石塘湖与破罡湖相连,可直达枞阳。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陵墓就在菱湖公园内。
《落花曲》是著名艺术家赖少其为悼念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而创作的一首“葬花词”。
    十年落花无数, 何来锦囊? 亦无埋花处。 花在泪中难为土, 举起招魂幡, 犹有伤心处。 春满江淮花起舞, 燕子已归来, 君在九天碧落处。
  严凤英是黄梅戏大师,赖少其是书画大师。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坎坷经历,凝结了两位艺术大师真挚、深厚的情谊。关于严凤英雕塑。雕塑下边就是严凤英的骨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仙女”严凤英:黄梅戏开拓者,骨灰安葬于家乡 2017-08-05 22:14

严凤英(1930年~1968年),安徽安庆市黄梅村人,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安庆黄梅戏发展缔造者、“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严凤英黄梅戏代表作《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在她十来岁时,同族中的严云高将黄梅戏带回了罗家岭,他一面开铺谋生,一面收徒授艺,严凤英由此与黄梅戏结下缘分。从此她偷偷学戏,继而拜严云高为师傅,正式成为他的女弟子,并学会了《送香茶》、《春香闹学》等传统戏中的单折。从学唱民歌小调,到学唱学演黄梅戏,从四五岁到十五岁,严凤英度过了踏上黄梅戏表演艺术道路的准备时期。
1947年10月,17岁的严凤英凭借灵雀般的歌喉和轻盈舞姿吸引了秋浦两岸的百姓,深受大伯大婶们的喜爱。严凤英在秋浦河两岸前后共唱了三个月,不仅艺高,人也好,肯结人缘,在秋浦唱戏时,每到一处,还和房东结了干妈干婶。随着舞台实践的不断丰富,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迅速得以提高。
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会演,是严凤英事业走向辉煌的重要一步,这次汇演直接为1955年电影《天仙配》拍摄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影的播映,黄梅戏从安徽省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变成了全国皆知的剧种。从1953年到1965年的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
严凤英的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唱腔之长,将它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誉为“严派”,广为流传。严凤英被田汉誉为“黄梅戏里的梅兰芳”,被国人称为黄梅戏的“一代宗师”。
这一位黄梅戏宗师却在1968年4月7日由于不堪凌辱,自杀身亡。1978年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骨灰安葬在安庆菱湖风景区内的黄梅阁,这里是黄梅戏之乡,将一代宗师安葬在这里也是最好的归宿,她的雕像是按照七仙女的形象来塑造的,其骨灰葬于雕像底座。在这里没有屈辱,只有敬仰!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著名作家何存中的作品《吴头楚尾话黄冈》(写作时间:2002年)


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黄梅戏,特别是解放后,随着《天仙配》搬上银幕,随着《梁祝》改成小提琴协奏曲,风靡世界,黄梅戏作为中国的地方剧种,深入了中国人的内心,同时也深深打动了世界热爱和平热爱艺术人们的心。黄梅戏作为中国的地方剧种,已经被热爱和平热爱生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接受,黄梅戏成了中国民间戏剧艺术辉煌的象征。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黄梅戏的故乡在哪里?有多少人知道这块民间艺术瑰宝的诞生地在哪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不说国外,就说国内吧,一说到黄梅戏,人们就会想到安徽,安徽的黄梅戏。这不足为怪,因为黄梅戏《天仙配》是安徽演员严凤英唱红的,搬上银幕后,中国读书人和没有读书的人,别的不会,只要高兴了,谁都会来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天仙配》,谁唱的?严凤英。严凤英是哪里的人?安徽的。他们认为严凤英就是黄梅戏,黄梅戏就是安徽的。民间不说,人们欢乐就唱,不会去想那么多。但是可笑的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权威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梅县剧团的一个黄梅戏获奖,领导发奖时的讲话,稿子上写成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办事人员提醒有关领导,说,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有关领导断然否定,说,不会错,我到安徽黄梅戏剧团去过。结果还是安徽黄梅戏剧团。报纸上公布的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领导发奖时讲的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县的领导哭笑不得,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精力,替安徽黄梅剧团扬了名。


严凤英《天仙配》剧照(资料图)
怪谁?怪安徽省黄梅剧团太厉害了。黄梅戏是他们唱红的。

黄梅戏源于湖北的黄梅,而成长于安徽。为什么流传四方的黄梅戏,在别的地方没有生根开花,独独结果于安徽呢?这与历史上的徽商文化有关,徽商经300余年不败,汉刘邦把徽州改为新安郡时,范适的子孙已经创造出与商业有关的、在全国叫得很响的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篆刻、新安盆景以及后来的徽剧、徽菜、徽州文房四宝等享誉海内外的十大艺术流派。范适的子孙,都是读书人,他们亦商亦儒,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安徽几百年来沉积了很深的文化。在这样文化沉积很深很厚的地方,黄梅戏修成正果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黄梅戏是哪个时候在安徽唱红的呢?没有人知道。黄梅戏在安徽唱红,还是离不开黄梅人。解放后黄梅县一个叫做桂林西的人,调到安徽当时的安庆地区现在安庆市当书记,此人非常热爱黄梅戏,就在安庆将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黄梅戏剧团,发掘整理剧目,培养新演员,在安庆地区唱得红红火火。1958年他调到安徽省当省委副书记,在安庆黄梅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省黄梅剧团。严凤英就是当时安徽省黄梅剧团的演员。1959年,在他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安徽省黄梅剧团成功地将《天仙配》搬上了银幕。应该说黄梅戏在全国和世界上的艺术定位与他分不开。在他的任上,造就了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的艺术辉煌,使地方剧种黄梅戏登上了大雅之堂。

历史不应该忘记,他,桂林西。一个共产党的省委副书记。是他让黄梅戏跨越雷池,走出了黄梅,走出了国门,桂林西死在文化革命前,他热爱他的家乡,更热爱他家乡的黄梅戏。当我们唱起黄梅戏的时候,应该记住他。

黄梅戏墙里开花墙外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黄梅戏与懂黄梅戏的黄梅籍的领导支持分不开,也是不争的事实。

黄梅戏的确是用苦难煮成的欢乐。

黄梅县上乡是大别山的余脉,说是余脉,也是山脉连绵,海拔一千多米以上的山峰,如笋林立,直插云天;下乡临湖连江,有古时称作雷池的龙感湖,有太白湖,叫不上名字的湖更是星罗棋布,港港相连,渠渠相通。黄梅是古时的泽国,由于淤积水退,成为陆洲。黄梅历来小旱大丰收,小旱的年岁,可以山到顶、湖到底的丰收。但是这样的年岁少得可怜。黄梅历史上水灾频繁,入梅季节,境内雨水过多,湖水急剧上涨,由于长江水位升高排不出去,下乡常常破堤倒圩,家破人亡;上乡由于山洪暴发,田毁地冲。《黄梅县志》记载,从明洪武十年(1377年)至1948年,黄梅县发生特大自然灾害103次,其中水灾65次,平均6年有一次特大水灾。清乾隆年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12次,有10次是水灾。乾隆皇帝光为小小黄梅县水灾发了10次《圣谕》,《圣谕》中反映了受灾惨状:因江水冲溢,民田庐舍无不浸浸;江水暴涨,居民田庐猝被水淹。道光年间黄梅特大水灾8次,每次给黄梅人民带来灭顶之灾;经旬难望三餐火,斗米堪求八岁儿,米价腾贵,民多流亡;死者相枕藉;有缺粮断火举家冻饿而自毙,及行路自葬于风雪中;死葬江鱼腹,生无插足地。清代徐昱在顺治《黄梅县志》序中说:年丰则谷贱伤民,岁歉则无以自给,旱则易灾,涝则巨浸,岁额三万七千有奇,苛重赋繁,逃亡过半。历史上的黄梅人多年浸在灾害的苦难之中。


张辉、谢思琴主演的黄梅戏《东坡》剧照
年复一年的特大水灾,迫使黄梅县的男女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荒求生存的能力。黄梅戏开始时叫采茶戏,是上乡人民采茶时高兴了,随口唱出,时间久了,渐而形成的。古黄梅人勤劳勇敢,充满着生存智慧。水涨上山,水退下湖,采茶戏因此传遍黄梅全县,上乡与下乡,溶为一体。黄梅戏本是黄梅人高兴时唱出,是幸福的产物,随着频繁的灾害,却成了黄梅人逃荒求生存的手段。历史上的黄梅人受灾了,面对人间苦难,不靠天,不靠地,不靠朝廷,不靠暴力,靠他们自己;靠他们的生存智慧,靠他们日常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采茶戏。他们含着眼泪嚼苦为歌,擦干泪水,将苦难吞下肚,化作歌声唱出来,离乡背井,养家糊口。大水破堤,家园尽毁,他们牵儿带女,扶老携幼,流浪四方,将唱出口的采茶戏,换成粮食;秋后大水退了,他们迎着秋风和雁叫,同时牵儿带女,扶老携幼,将他们创造的采茶戏一路唱回来,唱回他们的家乡,收拾被洪水毁掉的家园,重新开始生活。历史上受灾的黄梅人,像候鸟一样,飞离自己的故乡,用欢乐寻求生存,寻求繁衍。

早期的黄梅戏,是平民的戏,充满着民间的意味和民间的欢乐。黄梅人有与生俱来化苦难为甘甜的本领。日子里有什么,他们就唱成戏。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中,日子里的什么都有。《采茶》《扑蝶》《汲水》《薅草号子》《开门调》《对花调》《绣荷包》《绣手巾》《点大麦》《卖棉纱》《掰竹笋》《撒荞麦》《上河舟》《推磨》《观灯》等等,都是他们唱的内容;劳动时,他们唱;休息时,他们唱;四时八节,他们唱;男欢女悦,他们唱;婚丧嫁娶,他们唱;高兴了,他们唱;痛苦了,他们也唱。他们边唱边说,边说边唱,说多了,说也是唱,唱多了,唱也是说。整个儿浑然天成,整个儿人间欢乐。苦难的黄梅人,有着向善向美的丰富想象力,他们能将穷得卖身葬父的孝子董永与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女连在一起唱成戏,让他们过人间的日子,生儿育女,纺纱织布,耕田种地,极尽人间悲欢离合。

早期黄梅戏极少宫廷戏,有宫廷戏,那是后来黄梅戏进入宫廷之后的事。

历史上黄梅人不仅能唱,而且善舞。他们能将平常的《打猪草》,用舞蹈贯穿,边唱边舞,表现得栩栩如生;他们的《观灯》,让两个小夫妻正月十五晚上出门看灯,表现出盛大的观灯场面,同时将夫妻恩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推磨》,还有《对花》,还有《扑蝶》等等,无不满台生辉,满台灵动。黄梅戏优美的旋律响起来之后.满台尽是欢乐,人间还有什么烦恼呢?
难怪黄梅戏作为地方戏唱红了全国,唱出了国门。有什么比嚼苦为甜来自民间的艺术,更为纯真,更为感人,更为优美,更为动人呢?

“多云山下稻荪多,太白湖中鱼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采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灯火照龙河,鱼龙杂绮罗,偏怜女儿港,一路采茶歌。”

说到黄梅戏,不能不写一个人。

这个人生在黄梅,长在黄梅。他叫桂遇秋。据说他解放初原来在黄梅县法院工作,犯了一点小“错误”后,调到县黄梅剧团工作,再后来又犯了一点小“错误”调到县文化馆搞文艺辅导。此人一生都是普通文化人,到死没有捞上一官半职。此人一生就是爱黄梅戏。他一生直到死,都默默无闻地从事黄梅戏发掘整理工作,功不可没。从1959年四年三灾时起,他就与当时黄梅戏老艺人桂友林、梅重喜、桂三元、项雅颂、余海先、乐柯记等,对黄梅戏传统剧目,进行搜集整理。这项工作,就是文化大革命时,也没有间断。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对传统黄梅戏剧目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工作。现在所说的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就是经他手定型的。他对所有的传统黄梅戏本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记词记谱工作,挖掘加工,整理定型,让黄梅戏从大俗变成大雅,从民间走上艺术的殿堂。



桂遇秋(资料图)

桂遇秋用毕生精力整理出黄梅传统戏,六十多部大剧本,一百多个小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同多家出版社联系,均没有出版。后来还是安徽省一家出版社慧眼识珠,在他死后得以全部出版。临死前,他主编了《黄梅采茶戏志》,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全面系统地对黄梅戏发展的历史阶段,从剧目、唱腔、表演分行到班社名称、艺人师徒传承等诸方面都作了探讨和总结,是中国黄梅戏研究的权威著作。

黄梅人桂遇秋,嚼苦为乐,用凡人的心态,做出了不同凡人的业绩,走完了他平凡的一生。

斯人已去,著作永在。

黄梅人桂遇秋,以他嚼苦为乐的精神,烛照着生生不息的黄梅戏艺术的大雅之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黄梅戏宗师严凤英:因戏而生,为戏而死,却遭人迫害没能善终 2020-02-27 18:14

文|野离离
当年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武汉观看黄梅戏《过界岭》,看完戏后,毛主席有个疑惑,便问:为何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
后来经人解释才明白了过来,恍然大悟道:原来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了呀。黄梅戏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如今,黄梅戏已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而让黄梅戏迅速传播到全国各个地方,推动黄梅戏的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严凤英。
她是将黄梅戏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全国民众知道并热爱,并传到海外,完成“三级跳”的历史性大发展的主要开拓者。
其是当年那曲《天仙配》更是让黄梅戏享誉全国,甚至在海外都有着较高的声誉。
01
严凤英于1930年4月出生于安徽安庆的一个小山村里,安庆是黄梅戏之乡,其唱腔明快流畅,淳朴自然,感情质朴细致,活泼不失真实,当地人都喜欢唱。
很小的时候,严凤英的父母就染上了毒瘾,在她四岁的时候放在祖父母家抚养,严凤英喜欢戏,更喜欢唱戏。
10岁的时候,严凤英就大胆地偷偷拜师学唱,她在这方面也有天赋,也因为热爱,非常痴迷,唱的也好,12岁就可以在家乡罗家岭登台演出。
要知道,彼时的严凤英已经是安庆一带最红的黄梅戏旦角,但这次的演出没有得到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反倒是差点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原来,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地方,当地人认为,一个女孩子家登台表演,是“伤风败俗”之举,按照规矩,是要将其“沉塘”的。
严凤英听闻当晚就逃走了,跑到了安庆,接着唱戏。
那个年代,唱戏的人不被人看重,地位很低,若是长得有几分姿色,有很大的风险会被当地的地头蛇抢了去,严丹凤虽算不上倾国倾城,但相貌在当时也是中上等,说是天生丽质毫不夸张。
一次演出的时候就被当地一个自卫队的大队长看上了,那个无赖想要将严凤英做自己的三姨太,严凤英哪能同意,情急之下,开始装疯卖傻,披着被单又哭又唱,疯疯癫癫,可能那个大队长老母亲觉得丢了颜面,便把她放了。
重回自由的严凤英肯定不能再回去之前的戏团了,只好沿途乞讨,来到了青阳,继续唱戏。
这青阳也不比安庆好多少。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抢人事件时有发生,这次她又被当地的恶霸给抢了去,严凤英以死相逼,吞金反抗,性子烈得像只野马,恶霸想着好处没捞着,反而惹了一身骚,最后也就将她放了。
几度从虎口逃出,也算命大,这之后严凤英流浪到了上海,在一家歌舞厅做歌女,后来又去了南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
生活就是这样,也欺软怕硬,难过又难说。
02
也是在南京,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甘律之。
严丹凤不管是唱歌还是唱戏都在行,音色圆润,嗓音清亮婉转,故而能加入当时南京市影响最大的社团,而甘律之就是这个社团的组织者之一。
两个年纪刚好的人,有着共同热爱的艺术,长得都不赖,这在如今看来就是金童玉女的组合,虽然甘律之结过婚,但妻子已因故去世,也就没有顾忌,所以,没多久两人就开始同居。
不过甘律之家在当地也算得上大户人家,对礼节很是看重,那个年代,未婚同居是伤风败俗,加上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两人也就一直没结婚。
解放后,国家鼓励文化娱乐业的发展,严凤英又回到了家乡安庆演出,有了政策的支持,严凤英如鱼得水,不仅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表演环境也要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
她时常感慨:旧社会把我当草,新社会把我当宝。所以,她非常拥护党和政府,除了做好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她还非常积极地配合国家的各种政策实施,比如土地改革、宣传婚姻法以及抗美援朝等等。
在这里,她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王兆乾,那时候两人的感情很好,如果不出后来那件看望前男友的事,可能他俩相守一生也不是没可能,因为那时严凤英已经怀孕。
有一次,严凤英想带上礼物去感谢前男友甘律之曾经对自己的帮助和照顾,但王兆乾不同意,倔强如严凤英,认定的事谁说也无用,何况这种小事,自己还能做主的。
王兆乾拗不过她,只好尾随她一起去,见到了甘律之,严凤英大方地向对方介绍王兆乾:“这是我的男友。”哪知,话才说完,迎面就挨了王兆乾的一记耳光。
在当时的王兆乾看来,这就是多此一举,脚踏两只船。也有人说,那时严凤英喜欢赌博,平日里王兆乾就比较反对,心有不满,这次是借机发泄了出来。
这一耳光,就亲手打掉了两个人的缘分。
03
哪怕肚子里还有王兆乾的孩子,刚烈的严凤英也执意要分手,不久,就生下了儿子王小亚。
孩子出生之后,生父王兆乾也不曾来看一眼,只是发了一封电报,说些场面话,无非是祝母子俩平安之类。严凤英看对方如此绝情,也从不准孩子见王兆乾,直到她死后,她的第二任丈夫出于心善,才打破了这个规矩。
未婚生子,放在如今,压力也大,何况那个年代,但这就是严凤英,不撞南墙不回头,终究后来还是因为这些吃了苦。
都说“情场失意,事业得意”,两年后,严凤英出演了电影《天仙配》,从此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生活上也有了甘律之在身边照顾,甚至为了消除严凤英心中的芥蒂,他对她承诺:我愿意给这个孩子当爹。
以前甘律之就对她照顾有加,如今更是让严凤英感动不已,一部分是出于报恩,严凤英在1954年与甘律之皆为伉俪。
平顺的日子没过多久,甘律之被认为是成分不好,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是遭到凌辱,连同自己的家人也遭到连累。
与此同时,严凤英事业平步青云,风生水起,女强男弱,使得这段婚姻没多久就失去了平衡,各种因素影响下,才两年,他们的婚姻就匆匆划上了一个句号。
这之后甘律之在牢狱中度过了9年的岁月,之后才得以平反,1990年71岁的他因病去世。
时代照进个人命运和悲欢离合中,不过是缩影,而对于个人,却是一生。
04
后来,严凤英认识了导演王冠亚,他不仅颇有才华,人品也好,心地善良。一个历经坎坷,吃过生活各种苦的女人,哪怕事业再成功,也期盼有个能遮风挡雨,知暖知热的爱人,相互了解之后,两人决定组成家庭。
就如婚前了解他的那样,王冠亚是名副其实的暖男一枚,对家庭负责,宠爱妻子,对王小亚真正地做到了视如己出,好到什么程度呢?王小亚一直以为王冠亚是自己的生父,多年之后才知道真相。
爱屋及乌,这大概就是用情至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吧。
跟王冠亚一起生活的日子平淡幸福,严凤英感到很知足。事业也如日中天,她甚至被称作是“黄梅戏里的梅兰芳”。
只可惜,好景不长,风靡全国的那场大运动来了,严凤英被人说是感情混乱,没有遵守妇道,未婚生子,作风不好,就这样给她扣上了“美女蛇”“黑线人物”“三名三高”等罪名。
严凤英一直想不通自己何罪之有?倔强又耿直的她,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有罪。本是为民服务,怎么就错了呢?
但很遗憾,在一个错误的年代,你以为的崇高的一切,可能会成为他人刺向你的利剑。
无需逻辑,无需伦理,甚至无需理由。
单就审讯和批判她也就算了,但还牵连到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那时严凤英做过卵巢囊肿手术有肠粘连后遗症,又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疼痛难忍。坚强坚韧如严凤英,也终究没能熬下去,不堪折磨,服药大量的安眠药自尽。直到1978年以后,才得以昭雪,恢复名誉。
05
严凤英的离去,并且死后还受到不堪目睹的凌辱,被人开膛破肚,这让爱妻至深的王冠亚悲痛欲绝,在之后的十年中过的都是噩梦般的日子,精神恍惚,甚至一度出现幻觉。
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知道要拼死保住严凤英的骨灰,不让造反派拿走。待到严凤英被平反,他的心病才得以被一点点治愈。
那时的王冠亚内心已是满目疮痍,一直思念着亡妻,为纪念严凤英,他写了一部42万字的《严凤英》传记,哪怕此后有人愿意啥也不图,只为了能照顾他后半生也被他拒绝了,他说:
我的心里已经容不下任何一个女人了,严凤英的照片摆在我的房间里,她没有走,她一直没跟我分开过。
2013年,84岁的王冠亚因身患癌症去世,他跟严凤英阴阳相隔45年,一定很想她,这次,他终于去天上与她相见了吧。
有夫如此,人生有何求?
严凤英跟杨丽坤有着类似不幸的命运,但也有同款幸运,那就是遇到了一个真正懂自己,爱自己的好男人。
在《严凤英》中有这样一个句话:没有黄梅戏,哪有严凤英。
可没有严凤英,哪有今日的黄梅戏?
赖少其在《纪念严凤英》中曾说:十年落花无数,何来锦囊,亦无埋花处,花在泪中难为土。举起招魂幡,犹有伤心处,春满江淮花起舞,燕子已归来,君在九天碧落处。
一代黄梅戏宗师,走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红红的太阳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5-2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如此祥细的介绍,大赞!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雨石 发表于 2020-5-29 12:19
谢谢老师如此祥细的介绍,大赞!

O(∩_∩)O谢谢西雨石老师首席到访送上问候!
发表于 2020-5-2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坎赏快乐大歌的精彩拍摄—— 游安庆之菱湖公园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8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