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边柳 于 2019-10-5 10:05 编辑
故乡的柳林
我的故乡在金沙江畔,村北端临江有个叫活佛台的地方,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高僧云游至此,慧眼环顾后对乡民们说道:以后,添丁人家,凡添男者到江边植树一株、生女者负一石垒于江边,可保一方平安。乡民不敢懈怠,谨遵照行,养成了种树的习俗。每年开春,他们将碗口粗的柳棒置于水塘中浸泡,待其发芽后植于江边。于是,江边就有了一片葱茏的柳林。
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柳林也换了新装、一片嫩黄,引来无数鸟儿鸣唱其间。我和小伙伴也来这里玩耍,这时的柳皮特别容易剥离,我们将细长的柳条做成“丢蝶”、将短粗的柳枝做成“波罗(luō)”。所谓“丢蝶”就是将柳条根部的皮撕开一小段沿杆缠绕,然后用牙咬住光杆、两手的食指和拇指紧紧捏住缠绕部位向下用力就将带叶的柳皮推至柳条尖部形成团状、柳条现出了雪白的光杆,一手拿一枝这样的“玩意”相互靠近、分开,那柳团就象两只相互追逐的蝴蝶上下飞舞,故称“丢蝶”。至于“波罗”有的地方称为“柳笛”,做法是:先将粗端撕皮小段沿杆缠绕,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缠绕部,左手拇指与食指紧靠右手捏住柳枝,然后,分别用正反时针方向旋扭使柳皮松动错位,依次换位将整段柳枝皮扭松后再用嘴咬住剥皮端,双手捏紧柳枝向外用力抽出湿润的光杆,习惯地放进嘴里一涮,有股淡淡的清香,将脱杆的柳皮套两端剪齐、按需要剪成不同尺寸段、将每段细端头部刮去老皮、压扁放进嘴里就能吹响,“波罗”做成。“波罗”因粗细长短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细短者音高声脆、中长粗者中音浑厚犹如老黄牛之吼声、而粗长者声音低沉如号角之声。我想,如有懂音律者将粗长“波罗”开出一定的孔眼改进一下也能吹奏出美妙的乐曲。而我们则是各吹各打、不同音频的声音混鸣或许就是噪音,可对我们却是一番快乐。
夏天,经过漫长岁月地下穴居“修炼”的蝉出了洞穴,爬上了柳树蜕去最后一次皮就修成正果了,柳树上留下了随处可见能做中药的“蝉蜕”。它们在柳林中举办“音乐会”,有时独唱、有时重唱、有时小合唱、有时则是大合唱,好不热闹。这是雄蝉们最后的“疯狂”,为的是吸引异性、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就结束生命。
碰到雨水充沛之年,洪水滚滚而来,柳林就是保护故乡的第一屏障,一株株柳树就象一个个抗洪战士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与凶浪英勇搏斗。洪水过后,他们又将洪水带来的泥沙牢牢固定在自己的脚下,不让它们满天飞扬。
故乡的柳树普普通通,没有都市垂柳的婀娜多姿,但他却象故乡人一样朴实、厚道默默地奉献。让我景仰、让我钦佩。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很怀念他。啊!故乡的柳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