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19-9-2 15:56 编辑
[科学记游]镶嵌在“辽宁屋脊”上的明珠
巍峨壮丽的长白山支脉,豌蜒南伸.斜贯辽东半岛的东部,形成了东北三大名山之一的干山山脉。号称辽宁屋脊的老秃顶子山,恰好座落在千山山脉与长白山的连接处。这里层峦叠嶂.风景秀丽.林木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仲夏季节,笔者随科学考察团来到这海拔1367m高的老秃顶子.耳目为之一新。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
【长白植物的延伸】 汽车驰进自然保护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亭亭玉立的黄花落叶松,一棵棵挺拔苍劲.宛如全副武装列队迎宾的战士。与黄花松相媲美的是长白鱼鳞桧.那纵裂的树皮鳞片斑驳,酷似身披铠甲、百战不殆的老兵。更引人注目的则是浩渺的红松林,远远望去,枝千笔直、树势矫健,气质端庄,颇有一家之长的神态,老成持重地统帅着这万绿葱茏的群山。 红松,是我国的珍贵树种,它木材轻软、纹理直、不开裂、耐腐朽、抗压,匀强。红松的球果卵状圆锥形.种仁大,含油率高达65﹪.是探受人们欢迎的美昧食品。正因为它果大籽肥.人们又称红松为果松。此外,林内还伴生一些珍贵的核桃楸以及杨、榆、椴等长白植物区系的树种。 当我们曲径攀缘,登上老秃顶子的制高点时,极日远眺,绿色的海洋尽收眼底,山风吹来,针叶阔叶树组成的深绿、浅绿色的波涛,滚动起伏,十分壮观。
【双蕊兰插上了皇冠】 似老秃顶子颈上项链的五花塘,由于在海拔1000m以上,气温常比山下低几度,但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每当暮春初夏,百花争艳,锦绣荟萃。红色的剪秋罗,紫色的威灵仙.黄色的猫儿菊.蓝色的水苦卖……五彩斑斓,香盈满谷。 在林缘与草塘交界处,生长着一种稀有的古老花木——天女木兰,那妩媚婀娜的花姿.浓郁醉人的芳香.仿佛一位深居幽境的少女,披着洁白的睡衣,刚从梦中醒来.正在伸展腰肢。天女木兰是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花色洁白,富有香气.俗名山牡丹。花可以制浸膏,叶可以提取香精油,是北方园林中利用价值较高的观赏植物。 当我们陶醉在浓郁的花海时,同行的植物分类专家给我们讲述了这里发现植物新种所引起的涟漪.1964年8月,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到老秃顶子考察,在象鼻沟的柞树林下.采集到一种矮小的、无叶绿素的附生植物,后经专家鉴定为“双蕊兰”。据资料记载:同类的兰科植物只有一枚雄蕊,而在老秃顶子发现的这一新种却有两枚雄蕊.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世界兰科植物分类学家的高度重视,特致函邀请我国这位物种发现者,赴英国皇家协会去宣读论文。 从此.专程来老秃顶子考察物种的科学工作者,络绎不绝。
【猫头鹰有“家”可归】 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的乐园。每当清晨,人们总可以清晰地听到,有百鸟为大自然唱赞歌。有的委婉真切,有的洪亮清脆,有的仿佛在催促人们“快快布谷”,也有的则发出类似“欢迎欢迎”的呜声。辽宁省鸟类专家告诉我们:这后者是短翅树鹰在唱情歌。短翅树鹰又叫告春鸟,是讧宁省的夏候鸟.它们在华南一带越冬.夏天来辽宁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者视益鸟由朋友,这里现已有150多种鸟雀栖息,其中90﹪以上是益岛。 在园林管理处的屋檐下.我们看见一对金腰燕子正在衔泥筑巢;庭院墙壁的花洞中也有乌儿在安闲自得地孵卵育雏;窗前一棵红松树上悬挂着招引益岛的山雀式巢箱,保护区益鸟招引组的成员,靠电动计数器准确地为白眉翁记录每天的喂食次数。 饶有风趣的是猫头鹰的人工饲养。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保护区科学工作者就开始从林间抱回猫头鹰幼鸟,固定专人将它们放在室内饲养,并喂以鼠类或肉食。经一段时期后,猫头鹰便逐渐养成了家禽的习性,它们白天在室内休息,夜晚飞与林莽间捕食鼠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