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19-6-26 20:18 编辑
【科普散文】 是“橘逾淮而为枳”吗? 春秋时期,齐国使臣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悔辱他,叫侍卫押解一齐人上堂并诬称其为“盗窃犯”.当面责问晏婴:“你们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晏婴早有准备,委婉地反击道; “罂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水上使民善盗耶?”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为维护国家尊严而反唇相讥的案例——《晏子使楚》。因此留下了“橘逾淮而为枳”的典故,并写进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 这件事查证有史实,且入情入理。但是从科学性论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橘”与“枳”不是同属植物,也不存在橘变为枳的可能性。我们国家是柑橘的原产地.素有“柑橘之母”的美称。栽培历史有4000多年之久.品种娄型有800多个。 《晏予使楚》谈及的“枳”,又叫枸橘、臭橘,果实小而味酸.不堪食用,只能做柑橘类果树的抗寒砧木;晏婴所说的“橘”是泛指柑橘属果树.果实扁圆,顶部凹陷.果面橙黄、橙红或朱红,囊瓣容易分离,含丰富的糖、酸、维生素,经济价值高。 柑橘类果树是适于江南栽植的喜温谴物,要求年平均温度15℃,1月平均温度5c,极限低温不低于零下5c。其繁殖方法多用“枳”为砧木,其上嫁接优良柑橘之接穗。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北移,其地上接穗部分往往因冻害而枯死,比较耐寒的地下砧木部分却可重新发芽长成枳树。而枳树结出的果实当然不堪食用,这就是“橘逾淮而为枳”的奥秘。 实际上,不是“生在淮北则为枳”;而是栽到了淮北之后,嫁接在砧木上部分(橘)冻死了,只剩下留在地下虽然抗寒但不堪食用的(枳)活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