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龙池人 于 2019-3-16 07:34 编辑
家门口的石阶路 山里老家门口的路,是用一块块大小不等的黄石铺的。经历了很久的年代,也不知有多少人踩骡踏的磨损,变得那么油光光的。队里人称它为“石阶路”、铺于哪朝哪代,不去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山上有座庙,便于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才有这条“石阶路”。 站在门口这条路上,往东南向千米,通往山巔的“小龙塘”。由此而成名“龙池山”。往西北向9公里是宜南山区有名的“金张渚”。 据村上老前辈们说:“这里在日本人还未来掠夺之前,“石阶路”两边都是原始松树,黑压压的足足500余亩。大白天在这里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地。”(长年被落下的松毛遮盖) 三年困难时期,我家几经搬迁来到这里,父亲在这靠近路不足20米处砌了三间茅柴棚。说是靠“石阶路”落雪下雨,岀门走路不会拖泥带水,踏脚糊脚的。事实证明父亲说的话确实没错,事至之今,更加透彻加深说明了这一点。 记得年青时公社化时代,丁张公路已建成,不过那时还是沙石子路面,门口这条石阶路往下约60多米与其连接。全小队社员每次上山弄的山货,都堆在家门口石阶路南有块荒滩上、再连系货运汽车运往张渚丁山等地。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从龙池山上肩拖一扛毛竹,在石阶路上虽比泥路能滑度强省力,但偶尔毛竹节疤处也会被石阶路间缝卡住,要化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摆脱难以行走之苦。 1969年,龙池大队决定在新田房造300亩茶园,从此,门口这条石阶路格外闹忙。毎天早、晚、上下工、中午吃饭时全场40多人员,无不从此经过。第二年,为茶场砌10间场部,大队发动全大队男女200多劳力,上山拆庙挑砖扛木料,过往行人把这条约1米50的石阶路,拥挤得密密麻麻。人声的宣闹,脚步的踩伐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超于人类始料未及的时代。 五年前回老家,眼见一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已把这条古老的石阶路,从丁张公路新田房段接口处至龙池山自行车公园服务部,(原茶场10间头场部地址)全段复盖。 这几年由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岀门不是轿车就是电动车。原来的石阶路已经不适时了。也许说不定千百年后,又有人在这里“改天换地”,到时、石阶路又成了后人的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