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涛练海千层浪 红日凌云万顷歌 ——读巴金《海上日出》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开篇,选的是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 巴金先生是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海上日出》是他青年留法时《海行杂记》中的名篇。 人们知道,日出的景色是绮丽非常、无比壮观的。不论是大漠日出,还是草原日出,抑或是泰山日出,或者是海上日出,在东方那一轮红日跳离地平线或海平线冉冉升起的刹那间,观者的心同那太阳一样悸动,一样在宁静中扩展,在憧憬中升华。 巴金先生说:“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对此,我是深有同感的。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有幸协助中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写作《大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而一同住进青岛嘉峪关路8号的别墅区。那里距离第二海滨浴场只有5分钟的步行路程。每天,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我就带上吴老的宾得照相机等在海边,看日出也拍日出。 同巴金先生相比较,我们共同的都是不止一次地观看海上日出,饱餐海上日出的瑰丽景色;不同的是,巴金先生是乘着邮轮,在大海航行时凭栏眺望日出,我是静立在海岸上,让目光透过望远镜头,投向东方的太阳升起处。 呼吸着那种带有淡淡腥味的海风,聆听着那种海浪拍岸的节律,我所看到的东方那欲出还止欲止还出的红日,有如躁动母腹的婴儿,还有如辞别父母、蒙着红盖头懒懒上轿的含羞新娘,她先向碧海划下一条金线,再向蓝天洒出一抹金光,接下来所见的一切,都在印证着巴金先生对海上日出惟妙惟肖的描写。 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是一篇平实美丽的散文,它在写作上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用字精当,语言洗练,此其一。全文6个自然段,仅用了359字,就写出了红日东升的全过程。作者之所以能作到这样,是因为从始到终都紧紧地抓住“日出”这个主题,与主题有关则取,无关则舍;对与主题有关的也不是兼收并蓄,而是突出重点,有详有略。6个自然段中,除掉开头结尾之外的中间4段里,是用1段简写日出之前,而用3段详写日出与日出之后的。在段落中,用语则是非常简洁和明快的。“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仅仅是10个字,便交代了行为的目的,原因与结果和动作的频率。“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又是用10个字,描绘了太阳刚刚露脸的“红得很”和“没有亮光”的特点。在用字上则更能看出语言大师的惊人功力,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如“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 修辞考究,描述生动,此其二。巴金先生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里,以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给读者打上深深的烙印。对色彩斑斓的朝霞和日出,描写得可谓出神入化。诸如“天空还是一片浅蓝”“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有时候天边有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色彩是华丽的,也是鲜明的。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比喻,“一纵一纵地,使劲地向上升”的比拟,“这深红的圆东西”的借代,以及“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的反诘……巴金先生写的是散文,他却调用了诗歌创作中“赋比兴”的全部手段,令叙述、描写、抒情浑然一体,大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妙。 形象丰富,逻辑缜密,此其三。巴金先生笔下的海上日出,是摇曳多姿熠熠生辉的。他在海上航行月余,经常欣赏日出的美景,感受着日出的壮观,可以说每段文字每句话都是伴随太阳升起跳跃出来的,即使你不曾见到海上日出,也大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复述出从文章中得到的“所见所闻”,这便是文字形象所起的作用。巴金先生的文字所以让读者信服,除了形象的感染外,还有逻辑的力量。第2段说:“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那里”可不像看天安门升旗那么具体,对读者来说,在广袤的宇宙中、无垠的大海上,“那里”只能视为东方;但是对作者来说,他不止一次地观赏过海上日出,深谙太阳升起的具体方位,“那里”便成了具象。所以,第3段说:“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我们自然不会产生“那里”是“哪里”的疑问了。再如第4、5段中的“有时候”,“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这种时空转换的方式,仍然是语言逻辑联系着的。 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此其四。《海上日出》是写景的,但同时也是抒情的。作者自己也说,此文“有向往光明,奋发向上这个意思”。如前文所述,我所看到的海上日出同作者所看到的在时空上是迥然不同的。作者看到的时代,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处于危亡之际;看到的地点是在乘船赴法留学的海上;看到的时间是黑暗与光明分野的日出时刻;看到的频率不是一次两次的偶尔,而是“常常”。在这种规定情境下,作者怎能不心潮起伏,怎会不忧国忧民?他从“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获取信心,寄以厚望,从太阳“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从“阳光透过云缝”“光芒给黑云镶上一道光亮的金边”,看到太阳不可遏制的伟大力量,更从“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看到了光明的前途。正是这海上日出成为进步的中国青年追求光明的不朽象征。依此,我们可从中受到启示:在分析理解某一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思想情绪,否则,是很难把握作品的脉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