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永根 于 2017-12-18 21:36 编辑
有天上午得闲,绿色出行到了位于香山南麓的清代团城演武厅遗址。毕竟清代离如今时间还是不长,所以这里的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承蒙共享红利,如今这里对老年人免费,只要给把门的保安出示身份证,人家把相关信息登记在一个破烂不堪的本子上,随即按动开关,那电动门哄哄的就开了条缝,已经十分苗条的查当即挤了进去进行一番考察。 演武厅演武厅,顾名思义那就是用来操练军队的地方。据说团城演武厅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北京目前仅存的城池、殿宇、亭台、碉楼、教场混为一体的武备建筑群。想当年这里是皇帝阅兵的场所,又是清军精锐“健锐云梯营”演武之地。如今虽然不是阅兵练武的场所了,但居安思危的国防教育啥时候都不能放松,故有关部门在此放置了几件已经从解放军退役的大型兵器,供人们参观,时时提醒人们切莫忘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真理。打小酷爱军事知识的我自然不能放过这免费参观国产兵器的好机会。今天先说说59式100毫米高射炮。 59式10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我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仿制苏联的“卡西”(KC)高射炮。就当时来说,该炮的威力很大,主要打击高度在12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也可对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打击。 59式100毫米高射炮采用单筒式身管、立楔式炮闩、变后坐活门式制退机复进机、沟槽式复进节制杆以及气压输弹机。火炮输弹、闭锁、击发、开闩、抽筒等动作均利用炮身后坐能量自动完成。配用59-01型指挥仪和瞄5型雷达,在部分部队还配备了比较先进的瞄10B雷达或306雷达。使用时一般都是以连为单位配置,每连装备6~8门高射炮、1部6型指挥仪、1部瞄-3型炮瞄雷达、2部电源站和配套的弹药。另还配有59式高炮瞄准镜和58式周视瞄准镜,必要时可以采用目视手动操作瞄准方式。该炮具有射击空域大、精度高、火力猛、弹丸威力大等特点,但机动性差、弹丸飞行时间长,对机动目标射击效果差。主要用于要地防空。使用时一般用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因其配有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每门炮的射速一分钟可达十五发,炮弹出口速度达900米/秒,配备的弹种主要是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故打击火力非常可观。整座火炮安置在一辆矩形等断面钢板焊接十字梁结构的炮车上。在十字梁各端部装有螺杆式手摇杠千斤顶,用于火炮放列时调平。该炮没有自行能力,行动时用解放30型卡车牵引。按照当时的编制,一门炮就是一个班,连炮长(班长)共七人。 59式100毫米高射炮在当时的确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自动火炮。一般用于要地防空。不过等该炮定型已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喽,那时的飞机飞行高度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而且该炮重量不菲,近达十吨重,无论是行进还是布放都极为不便。当年我军开进越南打击美国空军,三七炮,八五炮甚至五七炮都战绩辉煌,也许是保密也许是其他,100炮的战绩鲜闻。如今我军的防空火力已经是世界一流杠杠的,59式100毫米高射炮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光荣退役,放在这里作为国防教育的实物也是发挥它的余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