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有关古冀州的人及事(6) 张耳与陈余
1929年版《冀县志》载:冀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城“南门内左有张耳祠。”此祠,下有张耳墓。于宋朝建隆(960~~963年间)建造。元末兵废,遗址尚存。还称:张耳祠建筑十分雄伟,庙台颇高,“名人过者往往为之题咏”。 新中国建立后,冀州仍存有“汉赵王张耳墓”石碑。此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残碑下落不明。1982年河北省文研所对墓进行了发掘,经考古专家研究,确定该墓为东汉晚期墓。
《史记》中,有卷八、九、四十八等六七卷提及到张耳,其中,卷八十九是他与陈余的《列传》。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中载,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即 刘邦为平民百姓时,曾多次到外黄县看望张耳,相处达数月之久。 《史记》载,张耳与陈余,两人曾经 “为刎颈交”。公元前207(秦二世三年)秦朝大将 章邯率军进攻河北。 张耳知道自己兵力不足,在情况十分危急的紧关头,便派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向陈求援。而陈不予授救。由此,张耳与陈失和而成仇。 公元前206年 ,陈又加三县之兵袭击常山王张耳。 太史公说:张耳、陈余在社会传说中都是贤能的人;他们的宾客奴仆,没有不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在所居国,没有不取得卿相地位的。然而,当初张耳、陈余贫贱不得志时,彼此信任,誓同生死,难道不是义无反顾的吗?等他们有了地盘,争权夺利的时候,最终还是相互残杀,恨不是把对方消灭。为什么以前是那样真诚地相互倾慕、信任,而后来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态度是那样的乖张、暴戾呢?难道不是为了权势、利害相互交往吗?虽然他们的名誉高、宾客多,而他们的作为恐怕和吴太伯、延陵季子相比,就大相径庭了。 公元前204年, 张耳与韩信统兵数万东出井陉击赵,使万人过河列营,成背水阵,勇猛异常,旋大败赵军。 公元前203年,韩信报请刘邦以张耳为赵王。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去世, 其子张敖即位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