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7-12-4 06:00 编辑
《史记》中古冀州的人及事(5) 教民稼穑的后稷
清乾隆年间的史书载:《金氏语录》记,我国的“后稷庙(祠)”有“二处,一在直隶冀州东南岳梁村,去城八里;一在山西稷山县,去城五十里稷山上。皆冯氏奉祀后稷祠。” “直隶冀州东南岳梁村”,即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城区东南冀州镇岳良村;“稷山”,在今山西省运城稷山县,为后稷的出生地。 冀州岳良村的“后稷庙(祠)”,初建于西汉,在唐、宋、明、清重修过4次,于1957年被拆除。目前,岳良村正准备第5次重建“后稷庙”。
后稷,姓姬,名弃,号后稷,字度辰,谥文成。他是黄帝(前2717年---前2599年)之玄孙、帝喾嫡长子。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有令德”。《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载,“弃主稷,百谷时茂”。 后稷,是我国耕农稼穑之祖。古书载,有了后稷,才有了五谷;有了后稷,才有了农耕;有了后稷,才有了土地耕耘技术;有了后稷,才有了农业。 后稷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还始种“林、黍、稻、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菜”等等。并且,他热心“教民耕种”,教民耕种必须遵“春夏秋三时”。还教授人们如何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 后稷与大禹为同代人。“五帝”之尧、舜(约公元前30世纪---前21世纪初)授命大禹治水,授命后稷司耕。后稷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封号“后稷”。亦曰“天官,兼掌大司马”。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还助禹治水,被历朝历代给予至上评价,被称为“稷王”“稷神”“农神”“田祖”“先农”“五谷之祖”“人民之主”“元圣”,等等。 “食由五谷而成,五谷之有者,自后稷夫”,后稷,“古圣人也”。因此,“天下人皆感其教稼穑之功,而念念不忘也”。 后稷使人有“衣帛肉食”而“不饿不寒”“功与孔子同”。 民以食为天,“农为兴国本”。如果“天不生后稷,则民生之不遂,施教之无地”。天下得其利也,“至今永赖”。 几千年来,我国人,对于孔子祭拜有加,而对于后稷,知之颇少,祭祀不周。因此建议:应当大力宣传后稷,永远祭祀后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