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海 于 2017-9-23 06:28 编辑
现在已经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的敬一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比起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做着自己不大喜欢的工作,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因为喜欢,就不会觉得是在努力或是刻苦的工作,而是一种享受。《焦点访谈》是现今屏幕上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之一,在这个栏目里工作了十年,她享受着它对社会最直接的影响。2001年启动的人文地理类节目《直播中国》,则有着敬一丹最享受的过程。那种直播的状态,让她兴奋,那种行装不解的生活,更让她向往。今天来到祁连山,明天,可能就到了西双版纳,今天在平遥古城,明天,可能就到了松花江边。这种风尘仆仆,也是种别样的浪漫。 知青时代,是敬一丹心中的一片净土,那里有五彩斑斓的回忆,亲密无间的朋友,更是她的理想萌芽、成长的地方。走出大山以后,在面对着各种各样场面的时候,她的心里总有一个参照,那就是在我们生活不远的地方,总有一些普普通通的人。那个知青时代留下的影子,让她不会飘起来,有了那段岁月,人就有了一个根。
4月30日,敬一丹在人生最后一期《焦点访谈》中没有说“再见”。
5月11日,作为敬一丹职业生涯小结的新书《我遇到你》在北京大学首发。
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位新闻人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思考。那一年,她横跨海浪滔天的德雷克海峡远赴南极,那片清澈的土地让她深思和回望,也让她有了用写书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画上句点的想法。
去年6月底,敬一丹开始投入到写作中;今年4月,她交付了书稿。11日,敬一丹携新书和几位好友来到北京大学与读者见面。面对这份告别礼,面对北大学子的持久掌声,敬一丹的同事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甚至有些吃醋了,他们感叹说,自己退休时,很难再有这样的场面。
敬一丹说,写这本书是“向我遇到的一切致意”。她说,自己遇到了广播和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遇到默契合作的同事,遇到麻风娃、孤儿、贫民、残障、导盲犬,遇到雾霾、水危机、荒漠化、资源贫困……“央视27年,沉淀下来的,是我所珍视的各种遇到,这既是个人记忆,也带着时代的印痕。”
最开始写作的时候,敬一丹只是想给自己的业务做个梳理,但能不能写成一本书,还是不大有把握。她想,电视已经不那么引人注目,年轻人不看电视了,会看电视人的书吗?资深出版人金丽红却鼓励她,“电视环境本身的变化也是令人关注的,一个电视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记忆、思索,可能唤起别人的共鸣。”
没想到动起笔来,敬一丹被写作强烈地吸引住了。多年来的采访笔记,各种策划、记录以及小纸片,摊了一桌子,“这个过程很享受。”她说。“干记者这行,行万里路,阅无数人,最后沉淀下来的是内心最看重的。”敬一丹说,采访中遇到的孩子,她总也忘不掉,“我还想去回访他们,我特别看重大时代中,像小草一样的孩子。我想看看,急剧变化的时代,会对这些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遇到你》完成的时候,敬一丹心境特别平和,内心很饱满,她说,“以这种方式来对职业生涯告别是一种特别好的选择。” 4月30日,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随后正式退休。这个节点,被很多媒体人感叹为“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敬一丹在盘点自己的过往时说,“各种各样的遇到中,有重要的遇到,那就是20年前遇到了《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坚持20年留下来的,差不多都是具有同一个特点——韧性。”敬一丹说,身处舆论监督前沿,审片过程如履薄冰,“顺利通过的,笑着出来了,也有偷着乐的;没过的,沉着脸出来了,也有偷着哭的。如果连着被毙俩仨节目,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挫,死的心都有了。”
在谈到“韧性”的时候,敬一丹还提到另一个词“谨慎”。“《焦点访谈》越火,我越要格外谨慎,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过把瘾就死,不是成年人的态度。”敬一丹认为,当特别热闹的情况出现时,一时没看清,但又需要面对它的时候,尤其要留有余地。“《焦点访谈》的主持人,就像红烧头尾,火候很重要。”敬一丹说,她不允许自己说“必须”“应该”“要”“希望”这样的祈使句,“祈使句、喊口号等粗放的表达,会让自己懒于思考,平庸对付,长此以往,失去创造力。”
“现在看退休这两个字,我觉得是跟以前不一样,尤其是休这个字真得琢磨琢磨。”虽然不能像白岩松以《新闻私塾》的方式带带学生,敬一丹还是表示要向小白学习。“我没他那么投入,但既然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可能课堂上的事还要维系着去做,经常去听听小白的课。”她说自己退休之后需要先定定神。“做个三年、五年计划,我是慢热型的,我还要申请一年的间隔年。”她直言,退休后还是有些事离不开传媒,但期待是另一种方式,“更新鲜更轻松的方式。”敬一丹特别提到一位前辈,这位前辈已经93岁,在她60岁退休的时候,竟然做了一个30年的远期规划,而在90岁的时候,她告诉敬一丹,这些规划全都完成了。这让敬一丹得到了启发。
敬一丹透露,自己在职期间做的事情,以后会有新的延续,或者新的开始,“退休之后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不是说咔嚓一下就变化。”
退休之后,敬一丹还开了微信公众号,她仅仅是想有新的尝试而已。年轻的时候,敬一丹遇到了话筒,而微信公众号在她看来,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话筒。就像崔永元所说,“只要拿起话筒,她就永远都是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