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龙池人 于 2017-8-28 06:04 编辑
烘烤弯曲的竹子,山里人习惯把这活儿讲“燠”。譬如“燠竹柄、燠火夹。燠竹是一项技术活。上世纪70年代初期,社员砌房造屋大多数燠椽架竹代替木椽。 用干硬柴架起火堆,把竹子的弯部位对准火烘烤,烘烤时间不能太长,长了会焦甚至“放炮”(劈啪一声开裂)也不能太短,短了火候不到掰不直,见其竹上冒水珠约几分钟即可。然后把它放在“燠架”上,竹子躬背朝下搁在“燠架”中间横杠上,轻缓往下掰再用绳把竹子一端绑在“燠架”的另一头。与此同时在竹子的烘烤处,应用沾水抹布稍敷,待约10几分钟后,以此重复烘烤燠敷一次便大功告成。 我们原大队会计、共青团书记蒋洪元,在文革中受其冲击,被红卫兵打倒失业。由于他右脚自小因患流疰致残,不能参加生产队的繁重体力劳动。为肩负家中妻儿老小生计重担,蒋会计他拜师学圆竹匠。可在那年代,没人敢收留这下台干部,好在他天智聪明无师自通。 我的业余爱好文字写作,就是受他的影晌。那时,我是一名共青团员又担任生产小队会计,在我心目中他仍是我的老相好、老上级。一次去他家玩,见他正在燠毛竹试做靠背凳。 刚好我那年草屋翻瓦,需请人燠椽架竹。因此,我义无反顾地把他当作匠人请来。那时砌房造屋只有泥水木匠、竹匠付工资,日工价1元2角6分,其余人都是相互盘工。 时间已过去将近50年了,蒋也早已去世。但我那两间经他之手燠的椽架竹,至今还老屋上。他那比常人操作更艰辛的情景,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更让人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