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374|回复: 21

[知青岁月] “洋芋窑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学生,初到农村插队时,农业上的事情那是啥都不懂啥都不会。所以凡事都向社员们学习当然这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嘛。修建“洋芋窑窑”就是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成果!
     我去插队是初春季节。恰好领教了黄土高坡农村春季的粮食、蔬菜青黄不接的光景。每天的蔬菜只有一样,那就是“洋芋”(土豆)。当然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虽然只有洋芋一种菜但吃法不少有的已经成为如今黄土高坡游览的名吃比如“洋芋叉叉”、比如“醋溜洋芋丝”、比如“蒸洋芋蛋蛋”,等等等等。但那个时候一是在春耕大忙之际乡亲们忙的早出晚归的二来缺油少盐的洋芋更是陕北人民的当家菜算是宝贵物品所以吃法没有啥讲究。我记得那时的洋芋烹饪方法不是煮洋芋块就是炒洋芋条子,这炒洋芋条子可没有啥油!讲究一点的光景好一点的人家,还能用羊油在热锅里搽搽就算沾了油荤咧。光景乱包(不好)的人家,那只是把洋芋条条倒进热锅洒点水来回翻炒快熟时放把粗盐而已。而“洋芋叉叉”(我插队的安塞县称之为“洋芋布拉”)等如今的陕北名吃那得有点闲功夫方能享用咧。
     好了这些闲话都不扯咧。洋芋的确是当年人民群众的当家菜。但必须要储存好否则不是被冻坏了就长芽咧那都不能吃咧。冻坏的洋芋不要说人吃,就是猪都不吃。我在一篇博文曾提及过。而生了芽的土豆大家都知道有毒。用乡亲们的话就是“吃了操心(当心的意思。可不是京城某大仙口称单位的事‘哪点都得我操心,有一点操心不到就要出问题。’这心据说不光操心在北京,连山西辽宁浙江南京都操到咧。结果一位如今在某局当纪检组长的官员半信半疑问‘都她操心了,那人家这些单位的领导和其他人都做嘛去呢?’为防止这被生芽洋芋毒害而造成的‘操心’误解为那四处都得‘操心’故特解释一番)砸(躺)倒咧。”
     如何保持洋芋不被严寒的冬季冻坏了也不生芽更能保持水分。人民在历史征程中创新了不少办法。黄土高坡的典型做法就是在背阴处的山坡修建“洋芋窑窑”,专门用于存放洋芋。洋芋窑窑不光存放洋芋,还能存放梨、沙果、李子等水果呢。
     夏收后不久,队长特地提醒我早点动手“赶紧挖个‘洋芋窑窑’”。我说在哪挖呢。队长指了指庄子对面的崖畔下说庄里人都在那挖“土面好又背阴”。
     当时我正在队里放羊,因怕羊吃了草叶的露水生病每天大约十点左右才放羊出圈呢所以有时间。这也是队上不派人给我挖洋芋窑窑的缘故。那些远方来的,都是队上派人给挖的。
     我的父母亲都生在长在陕北贫苦农民家庭,但这并不等于我就会陕北农村的活路。洋芋窑窑如何挖?我那是一窍不通。咋接办呢?一个字“学!”
     我先征得乡亲的同意,打开人家的洋芋窑窑钻了进去认真的察看了一番。刚一进去那真是阴椮槮不由得令人打了好几个寒颤、“有门,这地方还真不错,这热的天都这凉,天然的冷库嘛。”我心里暗自琢磨着。通过我的认真查看,我明白了洋芋窑窑的构造和修建的“程序”。
     按照队长的指点,我在距离别人家洋芋窑窑约10多米远的地方用队长的话就是距离远点“窑腿子宽,保险些,不会挖塌了。也省得以后扯皮。”选择了一处比较陡峭的崖面。这样的好处是用老镢头从上到下齐个刷刷的刮下来,平整垂直的窑面子就出来了,省力不说外表齐齐的好看,也便于窑口盖石板。
      我把窑面子平整好后,队长过来用老镢头又齐齐的整理了一番。把熟土都去除了说是这样牢靠些。接着在平整好的窑面上划了一个圈当然绝对没有人家总设计师在南海边的划的那个圈大也就是三尺左右的直径。然后让我用一把平时砍柴时非常方便刨灌木根草根的小镢头,沿着圈线直直的往里掏。
    嘿嘿,这黄土就是绵绵的嘛,在我的奋力拼搏下,还不到一个小时就掏进去二尺深咧。一直站在一旁的队长叫我起来把刨下的土都铲出去“弄的干干净净的。干活要有个干活的样!”然后他钻进这个二尺深的“窑洞”,从最深处上下下左左右右往大旋。干啥呢?就是扩大洋芋窑窑的直径。先前我刨成的直径三尺深度二尺的圆洞只是洋芋窑窑的“窑口”,不能存放任何东西嘛。窑口的作用很大!不仅是进进出出洋芋窑窑的唯一通道,也是为保持窑窑里面温度湿度、防止野生动物钻进去糟蹋物品需要加盖石板的支撑处。所以窑口不能太大更不能与窑洞一样直径的粗。
     队长在挖窑我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不断地用铁锹把掏下来的土去除了。农村就这点好处,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绝对不收费而且距离也不远,就铲到窑口下方的坡面即可。
      队长掏了一会就退了出来,拍打拍打了头上、身上的土,要我按照他已经掏就的样子一直往里掏“深个一丈就差不多呢”又叮嘱我钻进磕掏一定要及时把土清出来“不敢把你活窖(埋)咧”队长遍开玩笑边走了。
      我目送队长走了后,钻进窑口继续往里掏。按队长的叮嘱。我挥舞老镢头在窑窑里掏一阵子,就用铁锹把掏下的土铲出去。我也怕“活窖”了我嘛。
      从窑口掏进去,窑窑的地面是平着往里推,而窑顶则是半圆形的。“修建”时先得从地面开始,掏出一片后再朝左朝右朝上掏。由于窑洞的高度也就是一米五、六左右,所以人是直不起腰的。“修建”时我一会爬着一会躺着一会左侧身一会右侧身总之咋接便于“修建”就咋接来。当然个人的“苦水”比起乡亲们那差得远了。往往挥起镢头掏个四五下五六下的,胳膊都酸的抬不起来咧。就得歇歇咧。每次歇过再挥镢上阵,总感觉那镢头一次比一次重咧。挥不了几下胳膊又酸咧。不仅是胳膊酸疼,那浑身上下连嘴里鼻孔里都是黄土必须时不时的“呸、呸、呸”往外吐或者从鼻孔往出喘粗气把黄土喷出来,不然”阿切阿切“个不停。不仅如此,前面还有拦路狗呢。
     就在我好不容易“修建”到窑深约1.5米也就是一半左右呢,迎面遇上了夹带大量鹅卵石的红胶泥土层。就修建窑洞而言,其实这红胶泥土层是好东西。乡亲们评价红胶泥土层“耐实。土硬。撑得住。不容易塌。”当然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用于打窑洞也是一个样样介。这红胶泥土层尤其是夹鹅卵石的,掏起来可费劲的很。“修建”洋芋窑窑时我可是摊上这大一片红胶泥层,真让我受了更大的熬煎嘛。先不说“土硬”掏起来费劲大了,就那掏的过程中镢头碰到鹅卵石不是“铛”的一声就是“砰”的一声在这阴暗的、窄小的、我一人独处的窑洞那就很渗人的。更为难受的是掏的过程中冷不防的有鹅卵石掉了下来猛的砸到身上那滋味真是叫人难以形容。有一次一块约拳头大小的鹅卵石掉下来我紧躲慢躲还落在了我的脑门上,“修建”工程常常需要我躺在地面上挥䦆“革命”。结果这一下子就砸出一个大肿块凸显上咧。那次我钻出洋芋窑窑后有看见我的乡亲还取笑我长角路(角)呢?
     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险情咧!
     那是在洋芋窑窑挖进去约1.5米左右吧。由于窑口只有三尺直径,本来能进去的光线就不好加上我还得钻进去施工这一遮挡里面就黑咧,二而我绝对没有摸黑“修建”窑窑的本事。那咋办呢?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知识青年,啥都能办!根据我平时读书的体会,我效仿煤矿工人下井时佩戴的矿灯,把手电筒顶在头上用旧鞋带绕过下巴好几绕绑好了,再打开开关不就是现成的“矿灯”嘛。当然捆绑时要注意别绑的太紧不然就该无法出气也不能绑的太松了不然就掉下来咧总之这也是一门学问一手技术呢!
     就这样我顶着“矿灯”当然它还是不怎么“听话”时不时就滑落下来我再扶上去继续我的大工程。这期间队长过来看了说你还不如点盏油灯呢“在窑壁上掏个圪台,把灯放在那上。”我还不以为然心里想那油灯不亮不说还冒不少黑烟,本来这窑窑里空气就不好再加上它更不美咧所以还是我行我素得用手电。不想这事发生后我就明白队长要我点油灯的好处咧。
    那天我正挖着上劲了,不知怎么搞的那天的土层非常松软似的好挖,眼看着窑窑不断伸进扩展我正暗自高兴照这样下去今天完工是没马达(没问题)的。所以就狠劲的再窑窑里面掏土。掏着掏着我咋接感觉到自己的气很不好出呢?老觉得憋的慌。我回头一看才知道是自己没及时清理掏下来的土,结果土把窑口子给掩住咧,而我呢有手电筒的光线所以没有察觉到。而我明白了这点时,顿感浑身没有劲脑袋也发沉,连回个身要把窑口处土堆刨开都不没有力气了,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缺氧导致的窒息反映咧。
     那时我明白如果不及时刨开窑口子那真是“活窖”了我咧。所以一方面连忙大喊大叫以减轻心里害怕的因素一方面趁还能动弹右手挥镢左手也不闲着拼命的把窑口的土堆刨开。好在土堆松又不厚很快就刨开了一个洞外面的光线马上就进来了,同时伴之以来的当然是乡村的那股非常清新的空气。
     我使劲的吸了好几大口,脑袋才不迷糊咧。这时候我想起队长给我说的那油灯咧。没有错,如果用油灯,一旦窑洞口被土堵住窑里缺氧油灯就熄灭咧那我就能知道是窑口被土掩住咧嘛。所以不要小看乡亲们修建“窑窑”时点盏油灯,一是没有手电筒二来它是检验窑里缺氧的帮手。
    我从窑里钻出来后,看见三叔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了,问我咋回事?原来我把窑口刨开后仍在大喊大叫,正在对面村里的三叔听见了连忙跑了过来。
     三叔见我脸色苍白身体不断颤抖(吓得呗),逐拿起铁锹把窑口跟前的土豆铲净了,然后钻进窑里说“你干的这是些甚活嘛?不是这高一块就是那低一片。窑顶也掏的不圆。你看你看这窑介地前高后低“有水灌进磕都能漫到窑掌,放甚东西都的被淹了。这活,让山中人看见还不笑话死!把镢头给我。”
      我面红耳赤的一百二十个不服气但也不敢违背这位当年专打捷克式机枪的老解放军战士的话,再加上刚才差点“活窖”的后怕尚在浑身也没有了劲张,就乖乖地把镢头递给三叔。三叔进窑里改造。我呢也缓过劲来了,一是贫下中农身体力行的对我进行“再教育”高兴地心想一开始你就来“再教育多好,那省我受多少苦呢。”二来也怕三叔也被“活窖”了,所以拿起铁锹往外面铲土。嘿嘿,三叔进行的改造量可不小,挖出来不少土呢。
      三叔不愧是行家里手而且“苦重(能吃苦耐劳)”很快就把窑地面整成前低后高。又把窑壁那些凹凸之处一一作了修正,至于窑顶,三叔只是刮了刮说洋芋窑窑不是住人的窑,圆不圆的也能呢“动的太大工程量太多算了”。三叔又细细的看一遍这才钻了出来,说你进去看看“这还像个活嘛”。
     以后我找了块石板盖在窑口上。在农村那些年,我们的洋芋、胡萝卜、白菜、沙果、梨和一些买回来一时半会吃不完的蔬菜都放进窑窑里储存。不知是黄土的特性还是其他因素,我们存放的物品没有发生过霉烂呀水淹呀等等事故。至于被人偷盗那就更不会了,黄土地人的耿直刚强坦诚的秉性,那个年代除了外来人,本地人是不做这事的。无论谁家的洋芋窑窑里放多少物品放再贵重的物品都不会被人偷的!至于为啥还要在洋芋窑口口处盖块石板呢,一为保温保水分二是防止野生动物钻进去糟蹋物品!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9 收起 理由
克和 + 5 赞一个!
林林五 + 4 相当可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2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的知青回忆。下午好!

点评

欢迎阿强朋友!  发表于 2017-7-28 17:58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林林五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28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精彩佳作!晚上好!
发表于 2017-7-2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下乡的时候,最苦最累的是秋收。记忆犹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17-7-2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乡党光临,欣赏佳作,祝笔健文褀,夏令安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和 发表于 2017-7-28 19:12
欢迎乡党光临,欣赏佳作,祝笔健文褀,夏令安好!

谢乡党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17-7-28 16:31
欣赏朋友的知青回忆。下午好!

感谢老友来访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心大使 发表于 2017-7-28 18:22
我下乡的时候,最苦最累的是秋收。记忆犹新!

感谢老友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五 发表于 2017-7-28 17:57
欣赏朋友精彩佳作!晚上好!

谢谢老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老松 发表于 2017-7-28 17:07
谢谢分享

谢谢老友来访称赞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7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