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3-8-21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7-7-23 15:05 编辑
洛阳十大名吃
NO.1 驴肉汤: ★★★★ ★★★★
流行指数:★★★★,汤中佼佼者,非它莫数,凭着“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的美誉,近些年来流行指数一路看涨。
制作工艺:简单,一般说来,以广东人的煲汤技术来说确实如此!但是能把清汤煲成奶白色的,那才是上乘功夫!
选用材料:驴骨,听着怪怪的,但是以汤头的角度说,肉一般是煲不出真正的汤味来的!蒜,是真正能把驴肉汤的美味发挥到及至的不可或缺的一味(也可用蒜黄来代替)。
特色传说:东关大石桥的驴肉汤最负盛名,虽不知确切年代,但由人们口中传出的传说才是最有价值的传说。而由于城市改造,大石桥的驴肉汤馆搬到九都路了,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驴肉汤现今依然是客源滚滚,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口感指数:★★★★,有别于牛、羊肉汤的独特口感,难以形容,只有亲自品尝才能体验个中滋味。
竞争对手:虽然,牛羊肉汤不是它的对手,但是因牛羊肉汤有一批终极死士为它们效忠,所以很难一网打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风味推荐:洛阳东关大石桥的驴肉汤
NO.2 胡辣汤 ★★★★ ★★★☆
流行指数:★★★★,无与伦比的美味是我们头儿推荐的最佳洛阳特产,再加上让人眼红的低廉价位,不掏钱就觉得亏!
制作工艺:先将红薯粉条和切碎的肉放入铁锅里炖(一般汤类都少不了的工序)同时加入准备好的材料 。待八成熟后勾入适量精粉,注意搅拌。然后兑入配好的调料及花椒、胡椒、茴香、精盐和酱油,略加食糖少许,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汤就做成了。
选用材料:粉条、肉、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干姜、桂仔、面筋泡等主料,芡粉,花椒,茴香,精盐,酱油,食糖,香油等辅料。
特色传说:胡辣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至今若行走在洛阳大街小巷口,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只限早上)。
口感指数:★★★☆,麻,辣,酸,香
竞争对手:豆腐脑,同样的时间出摊,不一较高下才怪,而且豆腐脑还有个胡辣汤无法达到的境界,那就是豆腐脑更受广大童叟的欢迎!但也有顾客为缓和两者之间矛盾的,点上一份两掺(俗语)-----即一半胡辣汤一半豆腐脑两边都不惹,中立。
风味推荐:没有特别推荐地点,只要是卖胡辣汤的都可,不然哪里会有客源!
评语:胡辣汤以极低的价位,和丰富的材料赢得了广大爱好辣子的朋友的心,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头儿,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它只在早晨才有的卖呀!午餐,晚餐让人到哪里解决呢?
NO 3.馄饨 ★★★★ ★★★
流行指数:★★★,价位低廉,大街小巷拐弯就能找到,方便!但因现今竞争激烈,特别是与饺子的较量,最后两败俱伤反而让沙锅面渔翁得利,流行指数有所下降,幸其制作及口感,所以下降幅度不大!秋、冬季有缓冲迹象!
制作工艺:皮儿买来便是,馅儿一般用纯肉,混合青菜的馅儿目的是去除油腻感!
选用材料:白面、肉馅儿、薄鸡蛋饼、吓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
特色传说:相传据一本书上所称,馄饨=饺子=所有面食类的东西。年饺子和面食类的东西没名没份,只得靠在馄饨这棵大树下乘凉,馄饨在不同的地方上也有不同的称呼,四川称“抄手”,广东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便食”,江苏谓“淮饺”,新疆名“曲曲”。
口感指数:★★★★ 配以汤料十足的汤头,肥而不腻,喷香适口,酸辣适宜!
竞争对手:饺子,虽然做工相似,但因在材料及吃法上的不同,所以成为竞相较量的对象!
风味推荐:在洛阳最具盛名的就是张记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经对配料和品种的创新和改进,在洛阳已是家喻户晓。
评语:价位低廉,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有些店家应该多注意一下卫生方面的薄弱环节,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NO.4 烫面角 ★★★★ ★★☆
流行指数:★★★,因为它的出现总伴有馄饨的身影!指数保持良好,有上升迹象。
制作工艺:若把烫面角做到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时,那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选用材料:精白粉作皮,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
特色传说: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口感指数:★★★☆,皮儿薄,馅儿鲜
竞争对手:饺子,算是和馄饨同仇敌忾了!
风味推荐:洛阳新安“方记烫面角”
评语:虽然和馄饨一起算是“绝色双饺”,但是如果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岂不乐哉!
NO.5牛肉汤 ★★★★ ★★
流行指数:★★★,同羊肉汤一样,指数有所下降,而其所采取的办法是,用牛肉汤做烩面、沙锅面的高汤,以唤醒沉睡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略有成效!
制作工艺:先将牛骨洗净,砸断(其意在使牛髓得以全部容入汤中)那才是炖汤的精髓所在。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花椒大料袋、葱姜,用慢火炖制。待食用前加精盐、味精等,撒上葱末和大蒜末即可。
选用材料:牛骨,大料,葱,蒜等。
特色传说:洛阳吴家街人尚老先生经营的尚记牛肉汤,迄今已40多年。算是带有传说味道的吧!而且尚记牛肉汤还分有甜咸两种,禀着好奇心,一定要尝尝甜的牛肉汤,绝对的不同凡响!
口感指数:★★★,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味道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甜的牛肉汤说来就不是很长的,在洛阳有句俗话,是说有东西甜了点,不是说糖加的多了,而是说盐放少了。所以呢,甜牛肉汤就是没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少数盐的牛肉汤!有的甚至不放任何调料!有空一定要去尝尝,记得一定要告诉老板,要甜汤!
竞争对手:羊肉汤,在众多汤类中,能与之较量的就只有羊肉汤了!
风味推荐:洛阳尚记牛肉汤
评语:在一场辩论角逐大会后,终于搞清楚甜牛肉汤,到底是咋的东东啦!不过甜咸两个比较下,咸的当然还是最受欢迎的!
NO.6 羊肉汤 ★★★★ ★☆
流行指数:★★★,过去一般是早晨喝汤,但因如今早餐种类愈见丰富,不得不打起“一日三餐”的招牌,以稳定客流量。然结果并不如其所想,中餐、晚餐的竞争更显激烈,因此指数下滑再所难免!
制作工艺:将羊肉洗净切成块,羊骨砸断铺在锅底,上面放上羊肉,加水至过肉,旺火烧沸,撇净血沫,将汤滗出不用。另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上适量清水,沸后再撇去浮沫,随后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再撇去一次浮沫。将大料用纱布包起成香料包,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煮沸即成。
选用材料:羊肉、花椒、桂皮、陈皮、香菜、草果、姜、葱、精盐、红油等。
特色传说:洛阳阎家羊肉汤已传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而在第二代人阎顺生的独门创新下,调料配置适当,汤味更加鲜美,使羊肉汤达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从此,阎家羊肉汤名震豫西城乡。
口感指数: ★★☆, 喝之爽而不黏,口感滑、顺、醇。
竞争对手:牛肉汤,相较于羊肉汤略带的膻味,选择味道同样鲜美的牛肉汤,也未尝不可!
风味推荐:洛阳阎家羊肉汤,采用鲜羊肉,当天宰羊,当天用肉;香料齐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咸淡适口,汤味鲜美。
评语:羊肉汤的关键,其实也是几乎所有汤的关键,一是熬汤要舍得花时间,二是要舍得放佐料,汤锅里都有一个小孩儿枕头般大小的佐料袋,里面据说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类。三是开始就是切记要把水添够,不能兑水(不然汤可就失去它的奥妙啦),也就是老喝家所说的“原汤”,这也是汤行业中的行规。
NO.7 锅贴 ★★★★ ★
流行指数:★★★,因属流动型摊位,所以几乎洛阳哪个疙瘩窝里都可能有!
制作工艺:同饺子下锅前的做法大同小异,锅贴之馅,也如饺子馅,可荤可素,可猪羊肉,可海鲜,可野味,尽在人的爱好而已。待包完后,放入已加热的平底锅内(千万记住是无油的锅)油需等到锅贴放入后片刻再滴入,这就是为了让锅贴可以先贴住锅底,但并非是糊到锅底了!待油滴入,锅底滋滋做响,再过几十分钟,热腾腾的锅贴即将出炉!
选用材料:精选面粉,蔬菜(任意),肉类(任意),葱,姜,等
特色传说:应该是饺子的另类吃法吧!具体到哪里正待研究
口感指数:★★,滑嫩口感,外脆内软,加上精心调制的创意酱汁,让锅贴美味加分,多变的层次让味蕾得以轻触精致北方面食的甜美滋味!且皮有脆有绵,馅亦烂亦酥,香气扑鼻,回味无穷,真是一美好享受也。
竞争对手:珍珠包,一块钱六个的珍珠包,虽及不上锅贴的流动性,但却有极度吸引人的实惠价格,你想一想,现在哪里还有一块钱能吃到六个包子的好事,虽然这个包子是“袖珍”形的,那也是六个呀!
风味推荐:正因为其流动性,所以很遗憾没有固定的推荐,只要买相好应该不会差很多啦。然在征求多方意见下,也获悉洛阳西工去的小吃街上,有家整日门庭若市的锅贴——固定摊点,有兴趣可前往一试。
评语:随着各种各样小吃的出现,锅贴的竞争力略显薄弱。不过好这口儿的群体依然会全力支持它的!
NO.8 羊肉串 ★★★★ ☆
流行指数:★★,隶属烧烤类,所以有吃香的理由!指数较前两年有所下降,因为近两年是“火锅年”
制作工艺:掌握好火候是必胜的关键
选用材料:以羊肉主料,精盐,味精,孜然,麻料,辣椒,芝麻为辅料。
特色传说:考古专家在鲁南临沂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石残墓中发现两方刻有烤肉串的画像石,经研究发现这两幅画中所见的人物形象皆汉人,他们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这两幅庖厨图反映出1800年前鲁南民间饮食风俗。所以烤羊肉串源于新疆这个始终不变的定律终于可以打破了!
口感指数:★★☆ 肉质鲜美,香气四溢,口齿留香
竞争对手:涮牛肚,其汤料下的不输烧烤!
风味推荐:洛阳小李村地段,不因搬迁而影响生意。
评语:一元五串的价位,在如今的洛阳是无法想象的,当然,对这种路边小摊的烧烤,媒体的评价基本还是贬大于褒,集中的问题就是卫生差,影响市容等。但是,我相信,一个产物既然存在,而且有这么好的市场,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NO 9. 浆面条 ★★★★
流行指数:★,大致因为,每当被提及哪个地方最有名时,都会哑口无言!谁也不知道哪里的浆面条最好吃!只知道它是洛阳的特产!指数下降至无望阶段,等待救援!!
制作工艺:只要有浆,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但是煮浆时候切记不可让浆汁溢出锅!而且,这道饭千万别放酱油,破坏颜色。还要入调制好咸花生豆(可夹杂一些青豆)和芹菜段(用热水过一次,去掉涩味就可以了)。
选用材料:简单,主料:面条,辅料:芹菜(仅供参考),花生,韭花等。
特色传说: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连磨豆的工夫都没赚回来,遂胡乱丢了些菜叶,(旧社会洛阳穷人多,一般人家买不起面粉)反正总比丢面条来得舍得,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花上个三五分钱儿,上街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浆饭,切少许萝卜丝或白菜叶下锅,待浆起沫后勾点面粉,稠稠的,谓之“挑浆饭”,一锅饭养活一大家人,实在!
口感指数:★★★,酸得实在,辣得够味,喜欢吃辣一点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搅拌,三是本地土产,韭花辣子酱,这尤以韭花辣子酱为最佳了!绿白红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馋虫给勾了去。
竞争对手:火锅(只瞧瞧天府火锅那红火样便知)
风味推荐:“剩浆面条儿”是浆饭中的上品,民谚云:“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可见其魅力。
评语:虽然浆面条在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遍步在洛阳的各个地方,但是如今在洛阳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浆面条,而要找到味道正宗的浆面条更是难上加难!
NO.10 不翻汤 ★★★☆
流行指数:★,随着过去的小吃街一起消失得,让人挖地三尺也很难找到一家,欲哭无泪呀!如此老城居业园的那家不翻汤算是“沧海遗珠”了吧!指数荡至谷地,无力回天啦!
制作工艺:随其名,将事先做好的薄饼(最好为绿豆饼)至于高汤上,待锅中水翻滚时,饼子却不翻个儿!
选用材料:以金针、粉丝、韭菜、海带、香菜、虾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盐、味精、胡椒、香醋等。
特色传说:据说有120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名刘呼栏,年70多岁。
口感指数:★★☆,酸,辣,略带些麻
竞争对手:丸子汤,起码碗里漂着数颗大丸子,比一张薄饼子要强点!
风味推荐:老城居业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