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海那边 于 2017-7-10 03:07 编辑
唯有牡丹真国色 —— 有关牡丹的两則故事
西明寺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是国人喜爱的一种观尝花木。 何谓牡丹?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苖,故为“牡”(意即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牡丹是毛茛(gen)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原产自中国,人工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后来才被引种到世界各国。 清代末年,牡丹曾被作为中国的国花。现在荷泽,洛阳以牡丹作为市花。1985年,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第二名,被拥戴为“花中之王”。荷泽牡丹有1237个品种,荷泽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基地,牡丹的种植面积,科研培植,观赏出口当称世界之最。每年的“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尝花人骆驿不绝 ,今年是第26届,于4月12日开幕。 洛阳牡丹武则天有诗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宋欧阳修在巜洛阳牡丹图》中记述:相传武则天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院:“明朝游上院,火急报春知,花须在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召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唯独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唯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令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竞开出了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相传,春日长安宫内牡丹盛开,唐明皇与楊贵妃在御花园内赏花,面对名花美人,这个风流天子觉得应该有好诗助兴,于是降诣召“翰林供奉”李白入待。承旨太监到李白寓所不见李白,到大街上寻找。经过一酒店,听到店内有人高歌,进去一看果然是李白。太监喝道:“翰林供奉李白听旨!”周围的人吓得全部跪下,不想李白正喝到兴头上,便醉眼惺忪的说到:“无醉欲眠君且去!”弄得太监哭笑不得,把李白连推带架弄到車上,直接送进牡丹园。唐明皇看李白醉得不省人事,就传旨御膳房做一碗“醒酒汤”,皇上亲自用嘴吹凉了,一勺一勺地喂他。等到李白酒醒来,吓得匍匐在地连连叩头,口称死罪。皇上说道:“面对名花、贵妃,请李翰林写几首诗,以助雅兴。”李白领旨,略略思忖,就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写成巜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三首 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阑干。
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楊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看,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牡丹有九大色系:白色,粉色,红色,绿色,黄色,兰色,紫色,黑色,复色。 牡丹的十大花型:单瓣型,菊花型,荷花型,绣球型,蔷薇型,金蕊型,托挂型,金环型,皇冠型,台阁型。 牡丹不仅是名贵的观赏花木,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花可以醇酒,根可入药,它的根皮经过加工即为“牡丹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有泻腹火,㪚淤血止吐衄之效。 邻居家的花园中,牡丹在6月绽放,拍摄了几张照片,与朋友们分享。
附:有关中国国花的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