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龙池人 于 2017-1-24 08:09 编辑
村里头,噶辰光叫大队。每年新年头上,总要按排业余文工团“做剧模”、来丰富社员们的文化生活。“做剧模”是山里人讲的土话。实际上就演唱锡剧。当然还搭配一小部份如快板、对口词等等。节目内容都是小型剧本,是有公社文化站专门提供。 我第一次上枱演的节目,内容是《老俩口贴对联》。剧情大意是,一对吃尽旧社会苦的花甲老人,老俩口如今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生活。除夕那天贴对联,他们无意地把、请人写的一个福字、贴颠倒了。老俩口先是一阵对笑,接下来便是几声埋怨、再后来呢?嗨!老汉豁然开朗;唉!这不正好表达“福到了”吗?…… 我是演剧中人物老头子,团支部书记殷大哥,男扮女装演老太婆。没想到第一次上枱,就演得比较成功。那年这个节目,还被选岀参加公社会演。从那年起直至79年雷打不动,17年没缺1年地去参加“做剧”。而整个参演当中,所担任角式均以演“老头子或反浱”为主。 在节目演出之前,每年的年前一个半把月,大队团支部组织,有文艺特长的男女青年、就要开始排练节目。参加人员在六七年前都是自愿义务,利用雨雪天和晚上进行排练。说是“义务”也有一点点小奖励;就是每天晚上排练结束供应4两米(16两制)的夜半餐。由于量太少,剧员们只能把,两个晚上的量、加在一起隔一天吃一餐。 那时人们最大的欲望,就是能有饭吃 。两天的量,合併在一餐、半斤米饭感觉还不饱。 排练节目时,每个“剧员”先要把各自剧本中的唱词、白话念熟要尽力做到能记背 。接下来就有“导演”也就是有智力,有经验的老剧员 。辅导逐句唱白表情与动作的排练。
后来开始实行雨雪天,白能每天记上1个“大寨工”。 全天,男13分女11分。晚上仍是义务,不准加班加点而且也取消了“夜半餐”的奖励。 不过此段时期,已不再象以前那样、专以小型锡剧为主。而是被“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以极毛主席诗词;长征”等等,类似的革命歌曲伴以舞蹈所取代。业余文工团从此也改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再后来,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和移植锡剧《沙家浜》智斗选段。唱红了整个茗岭山乡角落。但要向各位客官表白清楚,这两本戏的主角可不是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