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836|回复: 5

[律诗] 聊诗(五十二)崔颢的黄鹤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7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次聊到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这里说一说崔颢的《黄鹤楼》。 诗人登上古迹黄鹤楼,即景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流畅而不拗口。真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在《唐诗三百首》的七言律诗中放在第一篇,足见对该诗的看重。可说该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了千古绝唱。
在唐代,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号称长江南岸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滕王阁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岳阳楼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据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祎升飞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滕王阁是唐高祖子李元婴受封滕王,他曾官洪州都督,在任期间所建。岳阳楼是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所建。若论来历,黄鹤楼最为久远。 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李白上了黄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打油诗: 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 在上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可惜那年畅游三峡时,没有上岸,则是在江中观望那雄伟的黄鹤楼,看来今后还得补上这一课。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的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
    该诗的第一、二句:当诗人第一眼看到黄鹤楼时,无穷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于此升飞的故事。那位“昔人”本来也是凡夫俗子,由于学仙得道,虚化登入仙境。后来他乘黄鹤重游旧地,黄鹤楼应当记得他的仙风道骨。那黄鹤自然也是得道的仙鹤了,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於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的感慨,并因日暮而生思乡之情.
该诗的第三、四句:“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伟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追、世事茫然的空寂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深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覆盖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息。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浓浓的乡愁。
  该诗的第五、六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写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极富人情味: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人。太阳下,辽阔的江汉平原上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家乡却很遥远,非目力可及。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实在太有限,与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间的小雀与展翅九万里的大鹏鸟一样悬殊。至于从时间角度言,人的寿命以岁月计,积日成月,积月成岁,转眼之间便是百年,一个人的一生就过完了,比起“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来,已经短得可怜;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神仙来,更不可同日而语
  该诗的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开头。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在人世这个空间和人生这段时间的座标系上,此时此地的我处在什么位置?当此一日将暮、江上烟波泛起之际,身在黄鹤楼上的“我”(这里当然指的是崔颢)真说不清楚。可见诗人对“愁”有丰富的内涵,不是单单为了乡愁。后四句中,写景比较突出,但都是信手拈来的眼前景,作者并非着意刻画;特别是当这些景语融入诗人深沉的感慨后,它们作为景物的特征更趋淡化。推知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之语,很大程度上为此而发。 前人推许此诗,有人说它“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王夫之语),有人说它“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语),都是着眼于此诗意境的开阔和运笔的飘逸,这正是此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总之: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20110228

发表于 2017-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17-1-7 08:37
老哥哥,这儿没人陪你聊诗,还是来二瓶上好的花雕吧,我来陪你喝酒哈。二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要 ...

欣赏朋友佳贴!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一 于 2017-1-7 09:45 编辑
弄晕了,怎么会跑到这儿的。解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17-1-7 08:37
老哥哥,这儿没人陪你聊诗,还是来二瓶上好的花雕吧,我来陪你喝酒哈。二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要 ...

谢谢朋友支持。喝酒,不奉陪,因为不会喝。问候节日好!
阿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1-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朋友佳作!上午好!
湖边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7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