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如一的东北硬汉子---萧军
萧军,原名刘鸿霖。 1907年7月3日 生于锦州府义州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 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酡颜三郎、田军等。 1932年初,萧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也正式成为党的地下组织所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中的一员。 于1934年6月中旬离开了东北故乡,来到关内。在青岛,萧军、萧红一边编辑《青岛晨报》副刊,一边写作。萧军在里写完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 从1936年春起,他断断续续写了近二十年,才全部写完他的长篇巨著《第三代》。这部巨著以宏大的气魄,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 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一直到1945年冬末,萧军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延安。他担任了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协”分会的理事,《文艺月报》的编辑,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员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23日重返阔别了十二年的哈尔滨。萧军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就在这时,发生了《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确认了对萧军的政治迫害。 从此萧军便被排斥出文艺界,被湮没了整整三十年。即使在十年动乱的年月里,他身陷囹圄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的诗词。 粉碎“四人帮”后,党为萧军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重新作了符合历史事实的公正的结论,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独裁统治”的历史功绩,撤消了1948年东北局“萧军关于问题的决定”,推倒了“四人帮”给萧军强加的各种诬陷之词,称赞“萧军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1988年6月22日因病逝世于北京。根据萧军生前遗愿,他的骨灰分别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和辽宁省锦县(今凌海市)“凌河公园”(2007年7月3日更名为“萧军公园”)。 同年7月2日,“萧军纪念馆”新馆在辽宁省凌海市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