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龙池人 于 2017-4-26 07:08 编辑
龙池村有个老竹匠叫陈全安,他既做圆又做扁。今年己经74岁了。陈师傅是个身有残疾志不残的硬汉。他的这两行手艺技能高超在当地无人不夸。
陈师傅还在3岁时左屁股骨处因患“流疽”,此病发于骨骼肌肉深处化脓性疾病。疼痛彻骨。不治,伤筋损骨。可怜一个3岁的小孩就患上此病,害得他直至7岁、还得两手拿着小凳当柺棍才能走路。解放前,山区人民大多处于贫困家庭。陈师傅的父母正是其中之一。一家五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据说该病初发时,用麝香膏药能治愈。家里好容易东凑西借齐一张膏药钱。贴在在患处,结果没几天不慎掉失。后碰到一位“菩萨”心肠的好“郎中”免费为他动了手术。但终因医治太晚,落下后遗症、而导致终生走路不便。 用毛竹做制成品,有扁竹与圆竹之分。千百年来山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特别离不开此二个行业。当年陈师傅还是个少年,见村上有扁竹匠或圆竹匠在谁家做,他总是十分细心、注意观察大人的干活门道。正因如此,他后来能爱上只圆扁二竹的行业。19岁那年,他去洑东拜师学扁竹匠,没料他“学艺不逢时”,大队来人指责师傅带徒弟是“雇工剥削”。因此,被迫无奈学艺三个月就岀山。他做圆竹匠的本领还没拜师,全靠自己好学肯钻研,能吃苦耐劳、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故尔他的手艺高人一等,经他所做竹制品、赢得人们一致信赖。 无论是夏天人们睡觉的竹床、凉蓆,还是一年四季常用的碗橱、竹椅。大凡是陈师傅做的竹制成品,与他人相比之下件件炉火纯青、久经耐用。特别是圆竹制品每个箍头都是丝瓦抿缝。一张凉蓆的篾片是多么精细光滑。一张竹椅,如果是技术不髙的师傅做的,它的箍头就显得不抿缝。这样的竹具自然寿命不长,少则一、二年多则三五年,人一坐上去就松动摇晃、并发出“吱吱嘎嘎”的“报警”声。这样用不多久、就只能报废。然而陈师傅做的竹椅、可用几十年仍牢固如初。(见图一)他自己设计编织的一只工具箱,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今仍完好无损。(见图二)
如今,陈师傅已从事这个行业劳碌50多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前,此行业在时代朝流中,还有一席之地。可随着塑制品的取代。陈师傅面临着市场挑战,一度不得不改行另找门路谋生。然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未能象同类人员去享受该有的低保权利。幸亏老天有眼,大地上还有人仍欢喜传统的竹制品,常常找上门来。前年就有一位江阴的客户经宜兴亲戚介绍,特地请他做了四张中号竹椅、高高兴兴地拿了回去。最近又在为宜兴城里一位客户,着手做竹椅。
图 1
图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