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16-11-14 17:55 编辑
【旅游往事】莫牛海山村游(原创) 乙未仲夏,随于家三姊妹赴蒙郭勒津,进西北山区莫牛海出游,住农民土炕,吃乡俗米酒;树荫下品茶,庭院里歌舞;入园林摘果,下河套濯足;割青草,摸鱼虾,仰山村夜空,登松山观全景。归来后虽已整理成文,编入《诗钞》;但余兴未尽,愿借老网“旅游往事”征文之际,再重新加工,与新朋旧友倾心交流。 7月初的一个傍晚,我们一行五人乘车驶离县城,在县域公路上奔驰,待到由油漆路面转入乡村土道,已经是二更天时分。当汽车鸣笛开灯停在门前,于家三姊妹之兄嫂二人已站在门前恭候。亲人多年有有团聚,自有一份亲热,另有来自省城的宾客,当然理应热情款待。 地处山前溪边的村落,五间“北京平”正房,姊妹姑嫂住宿常有人住的东屋,男主人陪我客居刚刚打扫干净的西房。正是农历月圆前后,大亮大亮的月光,毫无遮拦地照满座北面南的宽大玻璃窗,身在异乡,又是从已经习惯了的都会来到偏远的山村,安卧在久违了的烧火土炕上,良久不能入睡。 雄鸡报晓,牛叫犬吠,叽叽喳喳的燕雀在屋檐下飞腾。醒来睁眼一看,已经是旭日东升。草草洗漱,跟随于翁开启柴扉,携镰刀下地,准备割青草喂驴骡。在院落围墙外,看到缘篱缠绕的牵牛花,正在迎着阳光竞相开放,正像千万张小喇叭劲吹冲锋号。尽管时节已届“小暑”,远处仍有布谷鸟在催促播种。溪边湿地,水草茂盛,劳动片刻就有不小收获,只是已被晓露浸湿了衣裤。 早饭后,跟随于家兄妹姑嫂上山,去杏园采杏果,捡杏核。于家早年承包山场栽种杏树,三姐妹都参加过劳动。如今杏园虽然年年丰收,但是由于当初栽植的都是劣等品种,加之山区交通不便,没有商业经纪人进山收货,因此让大好资源白白浪费。几个姓氏的一干人等,边干活边叙旧,也诱发我这个闲人的诗兴:“县境西北群山中,十亩杏园果半红。兄妹姐弟树荫里,谈古论今话亲情。” 劳动之余攀登山顶,登高远眺,川梁沟壑村庄房舍尽收眼底。据称,如今已经成林的松树,当年三姐妹未出阁前,都参加过兴建“集体林”的生产劳动。 农村风味,粗茶淡饭,庭院小菜园应有尽有,每到饭前我都要进菜园采摘尝鲜。穿街走巷卖豆腐和日用消费品商贩,听到招呼就送货上门或隔墙头交易。进山的第二天中午,女主人特意给我做“荞麦面饸饹炸酱面”。只见一架形似铡刀的"床子",架在正在烧火的锅台上,把事先和好的面团塞入床子上带眼儿的空腔,用力下压饸饹床子的木柄,面团受压从腔槽底部的孔眼儿直接落入烧沸的水中,翻滚两次,捞出来过一遍冷水,再浇上用肉末及配料加工而成的"臊子",麦香肉鲜,别有一番风味。 过晌日影偏斜,于翁套上驴车,满载家人前往东山下河摸鱼。这项姐妹童年的趣事,几十年后重现,一家人非常开心。只见她们打赤脚、挽裤腿,站在尺把深的流水中,寻找有水草的漩涡处,俯身用双手在水底快速合拢,几条小鱼就被纳入掌中。我赤脚站在水中,边欣赏边为之拍照,受娱情感染乐在其中。“广阔东河湾,举目见青泉;山乡夕阳短,高歌唱凯还。” 山村的夜晚,深邃而宁静。依稀记得,小学语文课本有几句儿歌:“天上星,亮晶晶,好像青石板上钉铜钉。”真的,定居城市几十年,从没有看见过清晰的星光了!因此,当时就留有一首《古风﹒甥女伴我数星星》。几双眼睛,仰望皎洁的夜空,寻找“南斗葫芦北斗瓢”;“大猫(木星)颠,二猫(土星)撵,三猫(启明星)出来白瞪眼”。 “厅堂院落鞭炮响,丝竹笙弦声悠扬。农家闲日少欢乐,有客来访喜若狂”。进山第三天晚上,年近古稀的郎舅二人,演奏二胡秧歌调。六七十岁的姐妹、姑嫂挥舞彩扇,排队在窗前扭秧歌。为了烘托气氛,于老汉现从仓房找出春节留存的爆竹,接连燃放三枚“二踢脚”,火光和炮声,划破了山村寂静的夜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