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6-5-4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和政县据临夏市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当我们一行进入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高大的现代化建筑。圆形绿色玻璃穹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的格外的壮观美丽。
这便是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犹如一扇远古的大门洞开,让我们看到了物种在它演进过程中的更替兴衰。透过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距今2400万年至200万年的中新世-- 更新世时代的古和政。那里当时草木茂盛、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蜿蜒纵横,到处是一派草木繁茂的亚热带景象。 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铲齿象、三趾马、小羚羊、古长颈鹿等食草动物悠闲地在水边找食,偶尔发出几声悠长旷远的鸣叫。巨大的铲齿象伸出像挖掘机一样的巨铲,缓慢而有力地从水中捞起一团团水草,甩动着长鼻卷进嘴里咀嚼着;三趾马为了躲避剑齿虎的追击,机灵地跑向远处的山坡,消失在夕阳染红的森林深处,几只凶残的鬣狗经过一番艰苦的圈围追逐,终于捕获了一只病弱的羚羊,争相撕咬着,喉咙发出了满足的呼噜声;缓缓流淌的河水仿佛流淌着生命一般,成千上万只陆龟汇聚在浅水边游动着,嬉戏着,懒洋洋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更让人们惊叹的是,馆内7500多件古动物化石在6个方面堪称“世界之最”。
据考古学家考证,在距今2400万年—520万年的中新世纪,临夏盆地曾是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是远古时代各种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由于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影响,气候逐渐变冷,环境日益恶劣,远古的动物大量灭亡,形成了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经专家鉴定,这批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分别埋藏于和政地区四种岩性不同的地质层中:底部红色砂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下部河湖地层中,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
和政化石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与世界上化石收藏,诸如美国等经典地区相媲美,填补了我国古代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区。
1950年代,和政、东乡及广河等地,相继发现化石。但大部分被当地群众当作中药“龙骨”挖掘出售。据统计,从1970年至1984年,药材部门在临夏共收购龙骨、龙牙900多吨,平均每年卖掉60吨。从1950年代至今,和政化石有大约有1000吨被当作中药材吃掉或毁坏了。198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更多的人知晓了和政化石弥足珍贵的价值。一些人开始专业挖掘、经营化石,以此为生,和政化石处于无序的挖掘之中。
据初步统计,目前分布在各地博物馆和民间的和政化石数量达2000多件。
馆展厅宽大明亮,分别有巨犀动物展厅、铲齿象动物群展厅、真马动物群展厅区组成。中央展示区展出的是一组三趾马动物群的生活场景,其中有三趾马、和政羊。加上鬣狗便是被称为六个世界之最的化石群。
我们刚进县城,就看到的是一座约两米高的花岗岩基座上耸立着和政羊的雕像,后来在中央展示区又看到了和政羊的骨骼化石的复原体。馆长介绍说,和政羊虽然在个体大小和体态上与现在的羊很接近,但其头骨的构造、角心的形态和颈部的特征却与现今仅生存于北美阿拉斯加的麝牛更接近,是麝牛类早期的祖先类型。因此,和政羊是最近在和政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牛科动物。它具有短而粗的角心,其横切面呈三角形,左、右角心的基部在头骨上非常靠近甚至愈合,这是麝牛类的重要特点之一。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是这种动物化石在全世界唯一的产地,所以被命名为“和政羊”。
真马动物群展厅展有三趾马骨骼化石的复原体。馆长介绍说,埃氏马头骨化石是在和政地区250万年前的黄土地层中发现一种新的真马化石马化石一直被作为生物进化最典型的例子,因为马科在5800万年的地质历史中保留了丰富的化石记录,这个记录一直延续到人们熟知的现生真马。三趾马动物群是哺乳动物演化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个动物群,不但化石的数量和种类极其丰富,而且是由古老类型向现生面貌转变的过渡型动物群。和政地区马科化石以三趾马最为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三趾马动物群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
在铲齿象展厅铲齿象骨架屹立在展台上。馆长介绍说,我国是铲齿象动物群化石最丰富的国家,就出土的数量而言,和政地区的铲齿象化石位居全国之首。和政地区所发现的比较完整的铲齿象的头骨和下颌约60件,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铲齿象动物群化石的出土地。和政博物馆也因此拥有一套十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铲齿象个体发育系列头骨标本,铲齿像头骨标本从三四个月到四十多岁以序排列,让人们能够看到十个年龄段铲齿像头骨化石的大小特征。
环行长廊的南面,陈列着鬣狗头骨化石。由巨鬣狗头骨化石可以推算,生存于1200—900万年前巨鬣狗的体重估计可达210多千克,是现代最大的非洲斑鬣狗的4倍,比现代非洲狮还重60到70千克。巨鬣狗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环境正逐渐变化的时期。随着气候一步步变冷变干,植被也普遍从森林向草原转化。与开阔草原相适应的食草动物逐渐倾向于向奔跑型方向演化。现代食肉类动物中,个体越大的种类就越容易抢占别家的猎物,所以依仗其体重来抢掠其他动物的猎物,很可能是导致巨鬣狗变大的主因。
巨犀动物展厅里的披毛犀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为久远的披毛犀完整头骨化石。专家们称,以往发现的披毛犀化石大都在距今50万年左右,在中国境内记录的只有少量材料可以追到170万年以前,而和政地区发现的披毛犀化石却在距今250万-210万年之间,披毛犀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80万年。从目前发现的头骨化石中可以推知,披毛犀具有非常粗壮的骨架、厚重的皮毛和巨大的前后角,它们身体上特殊的皮毛可以抵御北极圈的寒冷。和政的披毛犀化石发现于代表干冷气候条件的黄土中,应是大冰期出现和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结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