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侯美度 于 2016-10-8 10:49 编辑
1955年6月20日星期一,我国除新疆西北部,北部,东北北部外,各省市发生日食景观。 19日的新民晚报作了详细的预报,上海的日偏食发生在中午,历时2小时又20点5分。 傍晚,在乘凉中,到处可见我们纺三的孩子在谈论日食。日食,从古到今都有,然而,人的一生难得碰到几回,我长到7岁,还一次没有看过日食呢,我对明天的日食充满了好奇。 20日清晨,我照常上幼儿园大班。这天,师生谈论最多的也是日食。老师教我们观察日食时千万不要用肉眼对着太阳看,如果直接对着太阳看,刺眼的阳光会把小眼睛烧坏的。而且看的时间也不能过长,看一会儿,眼睛要休息一会儿。 老师还教我们自制天文仪器。她一边教,一边说,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科学家的心,同时也要有科学家的动手能力。 为了让我们观察日食,幼儿园提前放学了。 我一回到家,就动手自制天文仪器。我先在一只钢精脸盆里,放入大半盆水,然后,用墨在砚台上磨墨汁,一直磨到很浓很浓,好像麦芽糖那样粘稠了,便把墨汁倒入脸盆,清水立刻变得像最黑最黑的天空一样黑了,一台天文仪器就这样自制好了。我端着它走出小花园,放在石板铺的小径上。 左右瞧瞧,已有三四只脸盆放在小径上了,每只脸盆周围挤着几个孩子。5岁的大弟和3岁的小弟早就盯着我了,我一放好脸盆,他们就搬着小板凳,在脸盆旁坐下了,他们也想当一回小科学家。 准备工作完毕后,还没有一点日食的迹象,晴空朗朗,阳光灿烂,万物生长,一派生机。 我们用专注的目光观察黑墨水。看,一粒银白色的豌豆,浮动在涟漪轻漾的水面上,再仔细看,一晃一晃的小豌豆是圆圆的,边缘没有一点缺口。“太阳,太阳”我们指着小豌豆喜不自胜地叫道。 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小圣芳来了,她自制的天文仪器是一片玻璃,上面涂满了浓墨汁。她观察了一会儿水中的太阳倒影后走了。 十一时多,我们三个小科学家观察到,水中的小豌豆缺了点边。我对两个弟弟说日食开始了。(天文术语名“初亏”,这次写这篇文章,我查了资料,才学到“初亏”这个词,以下括号内类同) 极慢极慢的,缺边在增大、增大,成了黑色小缺口,小缺口也在增大。我们在脸盆里看到了一幅有趣的日食画面:一个银白色的太阳和一轮黑色的月亮正在擦肩而过。原来,日食的产生,是因为月亮在往东运行时,遮住了太阳。 中午饭后,十二时多,我们三个小科学家观察到,黑墨水中的太阳倒影几乎少了一半,变成了半粒银豌豆。天空也仿佛暗了些,空气也仿佛凉了些。(上海此刻的日偏食的天文术语名“食甚”) 突然,传来震耳的敲锣声“铛铛铛”,夹着恩奶的叫喊声:“天狗!侬拿(沪语:你把)太阳吐出来!”······ 恩奶站在小花园门口,右手拿一根擀面杖,左手拿一只铜脸盆,她用擀面杖击打铜脸盆,发出了“铛铛铛”的敲锣声。 我们姐弟三个顿时蒙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难不成日食要用敲锣来庆祝?天狗又是什么狗?······我们的小脑袋里转着为什么,我们全都从坐变为站,两眼看着恩奶。 恩奶放下手中的铜脸盆和擀面杖,走到我们面前,摸摸我们的手和头,带点歉疚地说:“不吓,不吓,吓了(沪语:在)狗狗身上。”其实,我并不怕敲锣声,只是不懂得恩奶为什么要敲锣,“恩奶,我不吓,”我摇摇头说,大弟小弟也摇摇头,还抢着告诉恩奶,放炮仗,阿拉也不怕。 恩奶慈爱地笑笑,讲起了一个老古传说: 老姆妈讲,从前啊,天上有天狗,天狗呢,是闯祸胚,会趁仙人不注意的辰光,跑出来吃太阳、吃月亮。仙人对天狗没有一点办法。不过,阿拉地上的人有办法,阿拉老姆妈呢,会带阿拉全家们敲锣打鼓吓退天狗。天狗啥也不怕,就怕敲锣打鼓的声音,它呢,只要一听到“铛铛铛”的声音,就吓得从嘴巴里吐出太阳了。 我很认真地听恩奶讲故事,大弟小弟 也许听了,也许没听,他们在玩铜脸盆和擀面杖。 我招呼他们继续观察日食,我们发现半粒银豌豆越变越圆了。 下午一时多,我们三个小科学家观察到,黑墨水里的银豌豆恢复了圆形。(天文术语名“复圆”) 圆圆的太阳公公又挂在天上,对我们小朋友微微笑了。 每当我看到种子发芽,花苞初放,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忆起第一次做小科学家的甜蜜感觉,同时脑海里还会浮现恩奶的可爱模样。在小孩子眼里,太阳是太阳公公;在恩奶眼里,太阳是太阳宝宝,一旦她发现太阳宝宝的安全受到威胁,她就会挺身而出,保护太阳宝宝。恩奶的母爱带有童话色彩,让我如何能忘怀? 写于2016年9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