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16-5-7 09:25 编辑
【科学小品⑥】 家燕北归谁导航
柔情脉脉的娇杨嫩柳.将春天的信息透露给南来北往的候鸟。昔日堂前借居的家燕,再次双双归来.衔泥筑巢.生儿育女.开始了它们大半年的北国生活。 家燕又名拙燕、越燕.体态轻盈、雌雄相似,前额深栗色.上体呈蓝黑色而有金属光泽.飞羽和尾羽褐色,胸部栗色,腹白色。每当初复,从印度、南洋群岛一带飞回北方,营巢于居家屋粱与廊檐之下,捕食昆虫哺育幼雏。一旦到了秋高气爽、落叶飘零的季节,又成群结队去南国越冬。据有人在赫尔兰岛观察.南北往返的燕群幼鸟在前,雌鸟居中,雄鸟断后。长幼有序.雌雄有别。 说来也非常有趣。自然界许许多多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却仍有不少尚不能用现代科学解释清楚。就拿燕子秋去春米这件事来说吧.至今仍是世界上的学者继续探讨的课题。比较接近的说法是燕子南来北往,白天以太阳导航,夜晚以星宿导航。如果是在阴蔼天气里飞行,则靠地磁场指引方向。 这种解释法也许有人怀疑,即使成年的家燕有辨别太阳、星宿以及昼夜、季节之间关系的能力,那么当年在北国出生的雏燕,仅有三四个月的生活经验,为什么尚能先老燕而出发.领先远涉重洋,飞往那从未去过的陌生地方呢? 我国物候学家竺可桢曾用“个体发育是种系发育的缩影”学说做过解释。他说,像燕一类的候鸟,早在几百万年前的第四季冰川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春来秋往、 南北奔波的迁徙生活。在这期间.候乌体细胞中24小时有节奏的机制,已与一年一度的迁徙习惯结台起来,成为一种先天性感觉技能。而这种特殊技能就保存在细胞染色体之中,可以遗传给F一代。所以刚出生的幼雏,也具备了成年老燕的辨别力。至此,候鸟识途之谜,似乎有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答案,但是实验研究尚在进行之中。 当然,类似燕子识途这种“记忆”和“推理”,并不能与人类的理性认识相提井论。然而.小小燕雀这种在漫长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本领,确实令人叹服。今天,继续研究和探讨鸟类迁徙规律,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