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16-2-17 16:15 编辑
北京东岳庙(1)华北最大道观
东岳庙坐落于朝阳门外大街的神路街,坐北朝南,大门正对日坛北门的神路。主祀东岳大帝,为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道观。
东岳大帝即“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主管人间生老病死、富贵贫贱,并辖七十六司、十八地狱。
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正中饰火焰宝珠。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牌楼与庙门隔朝阳门外大街相望。
山门(即东岳庙原本的正门)老照片:1933年,东岳庙山门前的街道,一对石狮子、香炉和卖香的摊贩。此山门于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
现可见山门内的东西两侧有钟鼓楼,鼓楼和钟楼立额上分别题“鼍音”、“鲸音”。
棂星门。东岳庙现在的庙门其实是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这里成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
瞻岱门。庙门内即为瞻岱门,是一座五间庑殿顶的过厅式殿堂,又称龙虎门、瞻岱殿。门的内三间为穿堂,边上两间供哼哈二将和十太保,后殿挂东岳大帝的“宝训”。
瞻岱门楹联: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楹联具有震聋发聩、警世醒人的作用。楹联、匾额多,是东岳庙一大特色。
福路。过瞻岱门是一条御道直通岱岳殿,称为“福路”。福路两旁的栏杆上挂满了红色的小福牌,红红火火,满眼喜庆。两边还挂有红色的福布,上面写满了游人真诚的祝愿。正所谓“走福路、挂福牌、画福布、绕福树、拴福条”,福气多多。
福路的两侧有两座碑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放置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
碑亭前分别放着新造的玉马和铜特,相传是文昌帝的座骑。
玉马是文昌君的坐骑。当官的最喜欢祭拜玉马,但是不能用手摸,而是用心祭拜,据传能保佑官运亨通,平步青云,马到成功。
铜特俗称铜骡子,驴面,骡身,马耳,牛蹄,文昌帝的坐骑之一,腾云驾雾,日行万里,有云路神骑,三界信使之称。
在北京有摸铜特的风俗,传说摸铜特能治病,身上哪里不舒服,只要先摸摸那里,再摸摸铜特相应的部位,便能感应神通,病自然就好了。因此铜特也被摸得贼亮贼亮的。老北京有三摸:在潭柘寺摸石鱼求富,白云观摸石猴求灵,东岳庙摸铜特治病。
福路和碑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回廊。回廊共七十六间,代表东岳大帝掌管下的地狱七十六司。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横匾,两侧柱上贴有楹联,殿内塑像造型生动,形神兼备。以前每司供一尊神像,后来又增建了四个司,因此共有七十六尊神像,不过早已不存。现有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共有716尊真人大小的神像。
岱岳殿。是东岳庙的主殿,殿身的梁、柱、檩、枋均绘有皇家才允许使用的金龙和玺彩画,正面檐下悬挂华带匾“岱岳殿”,四周雕饰盘龙,包有金叶。大殿前建有月台,摆放铜香炉和石五供,台前东西有焚帛炉。
岱岳殿楹联:
枢要专司,握万化阴阳之纽;
人威自在,统群生封陟之权。
岱宗殿两侧的耳房中设有三茅真君祠、吴全节祠、张留孙祠、山府君祠以及嵩里丈人祠等。左面的东配殿有阜财殿和东太子殿,右边的西配殿有广嗣殿和太子殿。
育德殿。从岱岳殿到寝宫之间,用一条长廊相接,为元代通行的建筑布局。寝宫叫做育德殿,为庑殿顶,面阔五间,前出抱厦,内饰龙凤天花,与岱岳殿相呼应。
东岳庙中路的最后部是一座二层的后罩楼,现已改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