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真理的意义上,读书刊,不妨带几分挑剔眼光;听讲课,也可有几许怀疑态度。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道理在于“尽信”则丧失自我。而丧失自我,就无从判断!判断缺失,何谈是非曲直!更难求前进发展!
赞美文学作品,可称“字字珠玑,文采飞扬。”从事科学探索,不会“处处真理,绝对正确。”
文学作品也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发表的;科学探索总是从不断总结失误才得到正确结论的。
一定要记住:任何人都不是真理的化身!谁的话都不能“一句顶一万句”!
大师、大家,值得敬佩!但是不能迷信!凡是迷信,必然导致盲从,不辨是非!
凡事“求真”,是做学问的最可贵的品质。少年气盛,似乎容易些。往往经历渐长,事故变浓,求真的心态可能会慢慢减退,甚或消失!这是最可怕的。
郑板桥提出:“难得糊涂”,不知道他当时的出于何种心态,处于何种背景?我猜想可能还是某种宽容和忍让吧!并不是说,糊涂才对!糊涂才好!
至于“大事明白,小事糊涂”一说。讲的是一种用人处世态度。翻译出来就是:大事讲原则,守规矩,要明明白白;小事可迁就,能宽容,不斤斤计较。在官场和商海里可能很适用,很成功。但是,在科技道路上并不可取,还是要"事事较真",“明白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