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5-12-18 05:28 编辑
谈谈写“文史稿”
作者退休后,除去锻炼身体外,最钟情的就是写,而且偏重于写“文史稿”。2004年以来,已经成文300万字,除去在报刊、网上发表外,编著出版了6部书。
写什么?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文史,即“文化和历史”,又“偏指历史”。 作者认为,“文史稿”,就是反映历史文化的稿子。它所包含涉及的内容,大体有5类。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历史上发生的具有一定影响的事情、事件,如封建社会时的农民起义、新中国建立前的抗战、建国后的“大跃进”“四清”等政治运动,等等;历史人物,包括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如历史上的皇帝、高官、先贤、名人,或者某方面的行家里手,等等。二是民间习俗。包括民间的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如衣食住行习俗、婚丧嫁娶习俗、节日习俗、农谚、歇后语,等等。三是地域历史文化。某一地域的历史变迁、名称变化、典故、特点,等等。四是地名村名。如地名、村名的来源、变迁、传说故事,该地、该村的特点及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儿,等等。五是历史自然现象。如山川河流等的变迁、物候、自然灾害,等等。
为什么写? 为什么要写“文史稿”呢? 作者感到有以下3个原因。 一是青年人喜欢。对于文史,青年人都特别爱听。在我40多50岁的时候发现,茶余酒后聊天,青年人们特别爱听我们“过来人”讲以前的事情,特别是当地以前的事情,如,此地原来的名称、出过那些有名人物、发生过什么轰动的事件,等等。于是,40多岁以后,我先后写出《忆吃“派饭”》《忆周总理在冀县》《忆“票儿”》《冀州为啥称“九州之首”》等等“文史稿”,人们尤其是青年人都很爱看。 二是社会需要。对于“文史稿”,社会上需求量很大。1.媒体需要。现在,大多数报纸、刊物、电视台等媒体,都设有文史专栏、专版,很需要“文史稿”。 2.机关需要。国家、省地市县的各级党委、政府、政协,都有党史办公室、文史委员会等等结构,也很需要“文史稿”。3.教育需要。学校对于青少年学生、 机关对于青年党团员、年轻干部,都有个传统教育问题。讲的传统,就是文史,成文就是“文史稿”。作者曾经被邀到学校、机关去讲文史。 三是领导人倡导。对于文史,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都大力提倡。毛泽东主席就是历史大家,多次倡导“读史”,以史为鉴。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初就领导了建立政协文史委员会。习近平对于文史工作明确定位:“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怎么写好? “文史稿”很重要,需求大,必须写,而且要写好。怎样才能写好呢?作者有几点体会。 一是找素材,两手都要硬。写“文史稿”,不像写现代新闻稿,寻找素材需要挖掘。作者认为,找素材,两手都要硬。所谓“两手”,就是钻“故纸堆”和抓“鲜活鱼”。钻“故纸堆”,就是看古旧书籍、查档案材料、找历史资料;抓“鲜活鱼”,就是拜访老人、寻访当事知情人,记录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写“文史稿”,两者都需要,两者都管用。我凭1923年出版的《冀县新乡土志》、1929年出版的《冀县志》、1983年出版的《冀县地名资料汇编》等古旧书籍,写出、发表了《冀州历史上的女校》《冀州的教育世家》《历史上的冀商》等若干文稿;我以档案材料、历史资料,写出、发表了《冀州被毛主席接见的人》《冀州的模范村干部》《冀县曾经办大学》《省委党校曾在冀州乡村》等文稿;我靠找当事知情人,写出、发表了在冀州志书、文史等处原来没有面世的《冀州在黄埔军校的人》《冀州参加长征的人》《我国早期的农业机械培训班》等珍贵资料文稿。 二是对事实,必须反复核。“文史稿”的内容要确保真实,不能有虚构。因此,对于得来的素材,需要反复认真地核查、核对。“文史稿”的内容,都是涉及的历史、以前、过来,核对起来,相对于写现代新闻稿要困难得多。古籍、碑刻等,或有残缺,或模糊不清,或有差错,等等;老人记忆、知情人回忆,因为年久,或说错年份时间,或记错地点,或把人物颠倒,等等。作者的实践是,对于访、查来的材料,严肃认真、慎之又慎、一丝不苟,多人、多处、多方佐证地予以核实,然后,予以确定。对于文稿涉及历史年代换算为公元,也应当反复认真核对。 三是撰写时,凸显正能量。 2014年10月份,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作品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作者认为,写“文史稿”,就得如同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引人“向上向善”,宣扬正能量。“文史稿”,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去猎奇,不能从故纸堆里挖奇闻怪事、从历史上找荒诞怪趣,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坚决不用;摈弃封建迷信,宣扬良风正气;抛却鬼怪邪魔,书写美德人物。用历史先人的事迹,激励“追求真善美”“向上向善”。如,我撰写、发表的《春节的称谓、习俗和谚语》《因“商”形成的冀州“十大”特色习俗》《冀州人“禁忌”的研究》《忆房东》等文稿,讲文明,讲团结,讲和谐,讲礼貌,凸显吃苦、奉献、友爱、敬孝等精神,都是旨在弘扬传统美德,都是教人“向上向善”。 作者认为,写“文史稿”,必须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不能为史写史,要史为今天服务,让今人受教育。如,我撰写、发表的《冀州历史上的良风美德》《冀州先贤的气节》《冀州历史上的廉吏》《冀州先贤的反腐》《冀州历史上讲民生事例》等文章,都是从冀州2000多年历史上撷取人和事,对于开展当今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我撰写、发表的《难忘冀州的那些老书记们》《公社书记的故事》《冀州的3对革命夫妻》等文章,都是写的冀州几十年历史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他(她)们舍身革命,公而忘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等等,对于发扬革命传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应注意一个问题 作者在10多年写“文史稿”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一个问题,就是抢救历史资料刻不容缓! 我所遇到的具体事实。在我采访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找半个世纪以前的当事人时,就遇到一些十分尴尬的问题。1、正想去找,突然去世。我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解某个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历史情况等,好不容易探访到了某某某是当事人,就赶快约访,可刚刚约定好,正准备前往,突然接到当事人去世的信息。因此,可能是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掐了线、断了头,再也无从去找。如:我了解到冀州镇张家庄村一位曾任359旅后勤部长、后任新疆自治区农牧厅长的“老革命”,正打算予以采访,写些东西,突闻去世。我在写徐家庄乡《徐家庄村志》时,听闻梁庚臣曾担任朱德元帅的警卫员,正想去采访,他却病逝。2、找了一次,过世离去。我还多次遇到如下情况:找了当事人仅仅一次,了解了一些情况,想再要去核对、补充时,人却过世离去。2010年,我在编纂《徐家庄村志》时,找创办人高秉新谈了20世纪70年代初村合作医疗情况。时隔2个月后,想补充、充实些材料,高却过世离去。我同样是对于李庆通等几位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仅采访了一次,再想去找,人已离去。3、人虽然在,难谈东西。我在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找到了人,但谈不了、捞不到东西的情况。被采访的当事人,都是年龄大的:有的年老体弱、有的身体不佳、有的记忆力衰退、有的言语表达能力不好,等等。因此,虽然找到了当事人,往往费很大劲,也得不到什么东西。如,一位建国前入党的老同志,因为有患脑血栓后遗症,只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其他的一些问题,甚至连自己什么时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都说不清楚了。 因此说,抢救历史资料刻不容缓!抢救历史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和死神赛跑。20世纪90年代以前,文字资料保存不完整、影像资料寥寥无几、电脑刚刚有。自然灾害及“文革”,使历史资料损失十分严重,所以,更显历史资料抢救的急迫。如再不抢救,将濒于湮没。 作者认为,抢救历史资料,要采取以下措施。1、专业部门。地方志、文史等专业部门,应当把抢救历史资料,摆上日程,列入规划,定出任务,并分解到人头。强调每年都要抢救一定数量的历史资料。2、业余爱好者。地方志、文史方面的业余爱好者,要舍得用力、舍得吃苦,积极自觉地参加到抢救历史资料中去。3、各级领导。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党政领导同志,应当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意识,高度重视抢救历史资料工作。要为了抢救历史资料,从人员、经费、用车等方面提供保障。对于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