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瑢芳田智 于 2015-12-16 16:42 编辑
喝酒话南北 自古以来人们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就是不识酒、不会喝酒的人,对喝酒的场合、喝酒者的形象也是再熟悉不过的。 记得小时候在上海,一见父亲喝酒就愿意凑到跟前,我只是馋父亲的那些下酒的小菜。而不是想分享父亲的老酒(劣质黄酒),那老酒的味尝过一次就再也不会想尝第二次了,但是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这苦里带着酸味和涩味的酒是那么地情有独钟呢? 成年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许多,弟妹们也经常买些优质黄酒送给父亲,因此每到周末或节日,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时,餐桌上少不了包装精美的黄酒和妈妈亲自做的佳肴。我在弟妹们的百般劝说下,望着别人酒杯中那黄中带红的诱人的颜色,淡忘了小时候曾经尝过的老酒味,开始试着喝一点点黄酒,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喝温热过的黄酒,增加了许多的暖意和甜香的味儿。慢慢地我由习惯发展到了只要见到杯中的黄酒就会感受到一股十分诱人的米香味扑面而来,喝一口,那特殊的米香就随着口,随着胃,换成口香心香,仿佛一时浑身都充满了醇厚和甘甜。此时我对黄酒就有了一定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南方一般百姓人家宴席上喝酒的习俗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南方江浙一带及上海人都爱喝黄酒,葡萄酒之类酒精含量很低的酒。南方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细腻、看重实际。摆设酒宴多半是为了礼节客套,酒在很多时候仅作为一种礼貌性的象征摆放桌上。整个宴席过程,做主人的都懂得把握分寸,鲜有拿酒做文章的,敬酒比较随意,不但自己喝酒不勉强,不为酒累,对客人也力求“点到为止”,能饮的不反对开怀畅饮,不喝的绝不强求。经常是咪几口就聊一会儿。所以这一顿饭下来,云淡风轻,情意绵绵,轻轻松松,握手道别。 由于南北方气候环境、风土民情、生活习性等地域差异,南北方的饮酒习俗也各有千秋。 北方人爱喝酒精含量高的白酒,所谓北方人喜欢大口喝酒,那都是人们对北方人豪爽性格的生动比喻,北方人重感情,于是酒便成了沟通感情的桥梁。他们在酒桌上最流行的顺口溜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因此只要说干杯,肯定是端起来,一口喝干净,别说你有病或不会喝什么的,酒桌上不管那些,那派头就象打仗一样.给人的感觉北方人喝的不是酒,是骨气;如果谁喝酒不利索,那指定会被大家笑话的。 由于工作的变迁,我的后半辈子是在北方度过的,上班时也有机会参加一些宴席,在席上因为我是女性,所以只有蔫蔫地呆在一边,少说话,给自己倒上一杯雪碧饮料,有时可以躲过喝白酒的尴尬,但那由酒而引发的兴奋、热烈的场面也会被感染得兴奋不已;有时看到有些喝多了的朋友说话舌头发硬、走路东倒西歪时,也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国南北方的饮酒习俗的差异是客观的,不仅仅在饮酒习俗上有差异,在人际交往、风土人情等方面也有许多差异,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的进一步发达、南北人交往的更加深入,一些文化与习惯在进一步融合,差异在缩小。 其实,无论南北方人,在饮酒上无需太多陈规,还是量力而行的好,不在酒之贵贱,不在饮酒多少,只要彼此尽兴,适度就好。所谓“在意不在酒”心意到了、情分到了、气氛到了、目的到了。酒便功到垂成,发挥了其最佳功效,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