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392|回复: 10

泾渭分明掠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而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个泾渭分明地点,位于我省的高陵县(今西安市高陵区),境内的泾河与渭河在这里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现在,当地人已经准备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利用游艇,载送游人到"泾渭分明"去游览观赏。听说在它还没有开园时的景色比较原生态而且无人收费,距离西安城区也就20余公里,于是便抽时间去了现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4 收起 理由
西安的和花 + 3 赞一个!
在水ー方 + 3 赞一个!
开心就是好 + 3 赞一个!
游游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修的大道直通景点,许多地方还在完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边有一块碑,背面的碑文记载了住在上马渡村西边的高陵县崇皇乡船张村杨家三兄弟自费全程考察泾河的经过,文字里详细介绍了“泾渭分明”成语的由来和自古对“泾清渭浊”的考证以及他们自幼长在两河岸边经历和感受泾渭分明的变迁。读后对这三兄弟肃然起敬,他们艰苦跋涉后又一笔笔写成这些文字,并把资料汇报给县文化馆,政府没人理会,他们就自己掏钱树了这块碑子,给这一所谓的“世界著名自然景观”提供了文字资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掠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15-6-9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友谊 发表于 2015-6-9 14:11
河边有一块碑,背面的碑文记载了住在上马渡村西边的高陵县崇皇乡船张村杨家三兄弟自费全程考察泾 ...

谢谢朋友的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大家浏览
发表于 2015-6-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泾渭分明精彩掠影
发表于 2015-6-11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河交汇,泾渭分明。
黑珍珠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6-1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6-1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是好 于 2015-6-11 10:38 编辑

谢谢友谊友图文介绍。很早就对泾渭分明之说感兴趣,照片中碑文不甚清楚,特查找出原文贴于此,供有兴者阅之。
                                 泾渭分明纪念碑碑文
辞海诗经曰,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吾祖辈久居两河口岸,虽然把泾渭分明的景观变化司空见惯;为了追本溯源,积二十年之夙愿,我兄弟一行三人,于2009年9月17日下午两点,开专车直奔泾源。车出高陵,过泾阳、走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泾川,到平凉已经是灯火辉煌。黑夜里钻进六盘山。进入宁夏最南端。车行在夜雾里来回返转,不知道是山梁还是崖边。人坐在车棚里提心吊胆,三个人全都是满头大汗;到泾源已是晚上八点。六小时穿越了三省一市并九县;当夜下榻泾源县。三更听得寺中鸣,六点又起程,十八晨直奔泾源镇。回民多指冤枉路,最后多亏贩牛人。西出泾源镇,里程四十三,才到泾河脑,名叫老龙潭。此时正九点,车表行程八百三。回顾这块开扩地,方圆有十里。山前一坝深丈余爬山曲径路一里。待到人能立足地,筓头山高如刀劈,仰望这天险的山口,上不见顶几丈宽,下不见底一深渊。百米长峡丈余宽,黑咕隆咚人胆寒。要看老龙潭,先钻过水晶宫石洞一眼。此洞口在北山壁下,有诗一联:左写:余流润翠微,右写:瑞气分清障,洞面上水从石中渗出,明光寒闪,如临冰洞一般。老龙潭有四个鱼贯珠连,第一谭名圣水谭:有碑文上写着,宋代高僧济公在此淋浴的字样。北山壁内有大泉,就在人身边:人能觉得水从脚底过。两步听得有泉声;切耳却无踪。一潭北面有块碑,右写泾水真源记,诗曰,无数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贮水壶,汪洋千里无尘淬,不止高陵不受污。在看下款,胡记谟:乾隆五十三年。此时我想起了民国时的化平县志:152页的历史档案:乾隆年间皇上令平凉知府胡记谟,从泾河源头到泾河尾,进行求实考察,从而得出泾清渭浊的结论。胡记谟给皇上说:筓头山上有泉百余,水自峡中出,流入大川,晶莹明净,沙石可数,一路留来清澈见底,入渭河而污染,故而变成浑浊。在望上看,有三谭,潭潭北有泉。其水清澈照清容颜,并甘甜,喝一口能香半天。抬头看,这两面宽不过数丈。高连云天,刀切似红化石层的山壁,全都渗出水浴滴。走进幽冥的世界里,一切都全无声息。在那层折的曲径里,一只清流所来神秘。回顾:潭潭湍湍而下,流水淙淙。仰望四周群山突起,峰峦叠嶂,芳香四溢。大雾忽来涧溪不清,此山驱我早回程。瞬时日当空,神山之气变化无穷。十二点车回泾阳县,县在崇山峻岭间。两天各一餐,平凉东部有平塬,顺水行止泾川县,南有一村叫百泉。行走间观看这泾河川道,宽不过余里高似一般,两面竟是弹丸沙石堆成的山,名叫泾川却是石川。路过崆峒山,天色已晚,再也看不到无数的沟河和20多个大小的流口。跋上张家山属于泾阳管,山大沟深巨石参天。山口行人处不过几丈宽,上看不清老鸦飞,下看人高不过寸,坝面湖镜不知深,坝上龙潭见亡魂。出山水,白浪翻滚,大峡谷涛声震天,筛子洞喷泉一景,卧牛石流水向东,泾河出了张家山,流止高陵船张滩,出山有个船头村,那是天下第一渡,流过88里路,66村到码头。横观泾河,穿三山其石各异,只见沙石无土无泥,渭河发源甘肃省,鸟鼠山东渭源县,它是黄河的主要支流,向东流经陇西、甘谷、天水、宝鸡、眉县、武功、兴平、咸阳,止高陵两市八县全长千余里,跨两省区。支流近乎50处,水源极其丰富。渭川宽大土层深厚,千年不断的涛涛洪水,流淌在黄土之中,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停地冲刷滚岸,其势澎湃,混浊必然。泾渭分明由来已久,隋唐明清,众说纷纭。其自然现象确实存在于今陕西省高陵县城南十五里船长村与码头之间,泾渭二河止此交汇,泾清渭浊同流不混,一河二水,界限清楚,是非分明。常因二河之水,大小多少,急缓先后,或因四季之气秋沉夏浮变化无穷。即是流量相等,也都互不相容。泾清如镜,随天变色,昼见蓝天白云,夜见满河月星,秋水河畔,眉容可见,渭水黄亮,浩浩荡荡,常因涨河,白沫漂满,两河相见便有奇观,水有水弦,接流一线,宽不过尺,长度无限,一边清水直流,一边黄水上泛,一条鱼船骑横弦,船便停在大河中间。泾河钻入渭河底,二里路后出北岸,形似蛟龙奔南岸,二水又分半,一半青蓝一半黄,高岸看水弦总在一线间,上下左右各自便,同流一河两不染,流至渭河桥西处,几朵白云浮蓝天。自从到了八八年,一巨汪洋再不见。据文献记载:泾渭分明起源于大禹治水导泾入渭之年,现已四千一百年,周幽王二年关中地震泾渭断流续止,1988年8月,渭河大水十日,西北地脉突断,水源枯竭,二河污染此景再不见。泾渭分明是罕世奇观,惟清者鉴物之道著,惟浊者含垢之义形,自古来帝王将相骚人墨客倍加关注。不仅诗词歌赋,并且以此指陈时势。剖其义理,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界限清楚是非分明,并且把他作为了安邦治国的方略和立身处世的人生哲学,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



            敬请支持,敬请捐助                                                                              
来信请寄:陕西省 高陵县 崇皇乡 船长村五组 杨志华
来电请打15339251283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2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