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树人 于 2015-4-19 10:19 编辑
61、似串联 61(2)、诗词
61、赶行 (2012年5月10日) 许树人 等待耽时日, 离京人似云; 艰难乘换走, 到地写红文。
串联 文革是一个非常的年代,在那段岁月里,每个人的灵魂都受到了洗礼!如一首诗中所写—— 那是一段动荡的历史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那段历史中 每个人都经历了急风暴雨 在那个时期中 每个人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从1966年8月16日全国性的大串联开始,到各地闹革命的学生越来越多。坐火车外出的学生简直是人山人海的……从1966年6月8日,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停课闹革命开始,长年被束缚在校园里的青年人,心里和身上都如同长出了翅膀一样,飞出了校园。大家似乎都有一股出外闯天下的劲头!当时有一首《放开我,妈妈》最能代表这种心理—— 放开我,妈妈! 别为孩儿担惊受怕。 我们的战友遍天下,
"百匪"的长矛、匕首算得了啥? 我不愿做绕梁呢喃的乳燕, 终日徘徊在屋檐下; 我要到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学游泳, 去迎接暴风雨的冲刷! 内蒙古师院的同学们,依照铁路上发的免费通行票,按批放行。我们还没能拿到票的同学,当然是十分焦急地期盼着,等待着…… 10月29日,中央通知停止全国大串连了,我们才刚刚拿到分批出行的火车票……想起来,也觉得那时我们太老实——离开学校后,才在在火车上听说,只要有学生证,就根本不检查什么票。事实真也如此!一走出去,眼界似乎就开阔了许多,我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另一首《孩子,去吧!》也给我们很大的鼓舞——
我是一个糊涂的妈妈,
在大决战的时刻,
你必须好好听毛主席的话。
你的战友们正迈着整齐的步伐,
在战斗中度过那青春的年华。
妈妈听着那雄壮的歌声,
更觉得不该把你留在家。
孩子,去吧! 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谁知到了北京车站,远看着等候上车的学生黑压压的,遍布广场……我们当时都傻了眼!原来的计划一下子轰毁了!眼前,最重要的是能接近火车…… 一有进站的消息,人们就跟着排队,我们也盲目地加入!行进的人越走越多,简直就成了连绵逶迤的长龙……后来我才发现,队伍离车站越来越远,在兜圈子;可是,谁也不敢放弃这有领队进站的机会,贸然行事!只好下定决心,毅然跟着走…… 领队的人向西走了很远很远,才又从货场折向了站台。如今想来,人太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路上,少不了有挤掉鞋和别的什么东西的,只听队伍外边有执勤的人员在吼着:“不要捡了,小心踩倒!”潮水般的人流,就这样涌向了站台…… 站内有一趟听说是开往重庆的特快列车停在那里,心里一时高兴!尽管里里外外都是人……我们也拼命地从一个开着的窗口爬了上去,畸形地站立了很久很久,也没动静……后来知道是超员太多,火车不敢开!有一首诗具体地描写了当时的境况—— 火车里的人非常的拥挤 二人的座位,五人挤 三人的座位,七人挤 有的占据了上排的行李架 有的占据了座前的小茶几 有的占据了厕所 有的占据了座椅底 过道上全部站满了人 站在那里睡觉也不会跌倒在地 就在这时,忽然,另一道上又进来一列始发客车,我心里觉得它是开往武昌去的,路途虽近,却是个空车,就决然地从特快上跳下来,盲目地上了这趟车。值得庆幸的是,我上车不一会儿,它就开了。听听广播,果然没出所料,心中不禁暗喜…… 那时候,火车上的牌子几乎都摘掉了,红卫兵们也搞不清车次和开往的方向,同学们简直是没目的地东奔西闯啊……我们原来的组队,就这样自然地跑散了。看来,大多数人只好各行其是,或者是随车所至了。 那时候,红卫兵的行进,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小小的县城 也走来了一队队的红卫兵队伍 背着水壶,打着红旗 都跨着绿色的挎包 都穿着自制的绿军衣 臂戴红袖标 手拿红宝书 胸前忠字牌 统帅的像章在胸前突起 真是英姿飒爽,十分的神气 半路上,听说各地武斗频发,加上坐车十分艰难,我只好打消了到外地接待站的意愿,走熟悉的路,艰辛地奔西南的家去…… 在郑州停车的时候,我又换了个到南宁去的5次特快;到岳阳,趁停车吃饭时,又换了个武昌到贵阳的车;就这样,第二天夜里到了贵阳。在贵阳下车后,听说因为火车头的派性,贵阳站没有去重庆的车。当晚,我又艰难地乘汽车到了贵北,凌晨,才坐上了回遵义的客车…… 一路的拥挤,武斗的枪响……回忆起来,都让人后怕……有一首诗中说,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 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事实的确如此!
大串联的结束,我也没有再外出的行动。那年月,大老粗最吃香 那时代,有力气最牛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就在南宫山铁路养路工区找了个临时工作,砸了几天的洋镐,亲身体验了工人的艰辛!后来工长用我所长,让我帮助工人潘振松红化南宫山的环境,于是,就天天在南宫山的各个房头屋山上用红漆写语录、诗词、标语…… 多少年后的日子里,随便看看,南宫山的许多墙壁上都还留着我不少的手迹…… 日写天练,这期间,我慢慢学会了隶书、宋体字和黑体字等,也算是一种不小的收获。到后来毕了业,在贵阳黔灵西路招待所等分配时,还学会了仿毛体,帮助他们写对联、书标牌等。 当时的小工,一天是1元钱。干一个月,差不多就会挣下我在学院时候两个月的饭钱……人生自己初次挣钱的感觉,是爽的,幸福的! 复课闹革命后,同学们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复课闹革命的声音 是北京最高权力机构发布的信息 于是,我们又一次的 重新走进了中学、大学的校园里 晚上躺在被窝里,听曹俊说去杭州的感受和美事,我挺羡慕——他身无分文,走遍天下……想着,那时候有这本事的人还真不少!和一些人相比,我还缺乏一定的勇气和胆量。 后来又听说,前段时间,内蒙第一枪的韩桐事件和外语系某学生被打死后几十辆汽车游行的事情,我感到意外和震惊……看来,内蒙古的派性斗争也是很激烈的! 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始后,我们的教室是换到了走廊南头路北的第一间。班上带薪学习的王秉正带着五六岁的李冀,还强戴过我的近视眼镜。几十年后通话时,我忽然记起了这个细节…… 课余时间,在院图书馆,我还参加了《毛主席论农民运动语录》的编选工作。休息时,有机会看些从没看过的书,我一一做些笔记。觉得视野开阔了许多,收获颇丰。和我同时参加的还有郭兆兴同学,他比我大,像个大哥哥。这时,我还认识了市郊区农业上的郑士鹗和党校、农牧学院的几个老师……记得前面发过一张照片,时间久了,彼此都陌生啦! 记得《语录》出版后,我们还一同坐车到呼市后山作过宣传、讲解、调研工作……那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我们共同来到城郊野外,在百姓家中,每个人都抒发着自己的感怀! 快分配了,更多的闲暇,是到自治区分办转转,联系到贵州工作的事情…… 还记得,有一天下午,和班上的荣耀增一起去呼市毛纺厂找同学玩,第一次了解到学校外边的情形……郑士鹗的家也在附近,他带我去家里玩过。为了这个情谊,我到贵州后,给他寄过一双皮鞋…… 回到学院后,我在体育上的最大收获是:终于在游泳池里横渡了过去,在水里找到了感觉,学会了仰泳、蛙泳……回忆那感受,正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 像一尾鱼,入水的刹那
我感到灵魂的放松
淡蓝的水,泛起白雪样飞溅的浪花
让我的呼吸舒畅悠长欢快从容
在水中,仿佛经历一场梦境
夏日的躁热褪去
身上的负累褪去
那温润着肌肤的水,清澈凉爽
仿佛纷飞的思绪或者班驳的阳光
追逐着我轻盈的形体
我缓缓游动,如鸟儿缓缓打开
翅膀,水的世界比天空更空灵
更浪漫,让我的笑颜舒展
比荷花还要柔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