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4-11-19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晴文 于 2015-4-2 13:45 编辑
大家都知道;剪裁和渲染,是衡量一个作品、作者,的功底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就像西湖与西施,多一笔嫌肥,少一笔显瘦。
那么怎样算恰到好处呢?就是古贤名人名篇,也曾有人大胆议义、推敲、探讨。
记得古人曾拿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开刀,说君"与" "共"二字是否多了。若删成;
<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岂不更好?
这是诗坛过去常谈的一段佳话了。
清明就要到了,本人也想在此和诸君开个玩笑,胆敢就唐大诗人杜牧名篇《清明》 拿来开刀。
我试改成几篇戏作,请朋友们放开胆量、大胆发言、看看哪款,剪裁渲染得最得体面。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唐)杜牧 (原诗)七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本人改革开放之一。(五言)删两字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本人改革开放之二。(四言)删三字
清明雨纷,行人断魂.
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本人改革开放之三。(三言)删四字
清明雨,行人魂.
酒何处?杏花村.
本人改革开放之四。(两言)删五字
清明,断魂.
问酒?杏村.
游戏之作,也是玩笑,也是真论。
下面就请诸君发言赐教,我洗耳恭听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