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3-9-19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此节文字姑且把人性的定义、概念作一下认知与梳理。
人性的定义:
1、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如:不通人性。
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性本色”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人性本色,(食色,性也)当然包括其他方面的释义。人性定理是指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的。”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这种属性与矿物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一样稳定,亘古不变,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规律。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并非只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而是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影响起伏的变化。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着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社会学定义: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所以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有: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但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中国文化的人性:
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种观点:
1、人性本善论,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人性本恶论,以儒家荀子为代表,荀子有“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论断。
3、人性无善无恶论,代表人物为告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4、人性既善又恶论,代表人物是西汉的扬雄,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这四种观点代表了人类对于本身的认知、认识具有四种不同看法的见地。
哲学定义的人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所以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民主自由派认为:西方有谚语为证,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笔者认为,人的善恶,并不以阶级出身为先决或绝对条件。换句话说在中国阶级斗争的年代,剥削阶级成员中存在坏人、恶人;但也不乏存在好人,善人。反之被剥削阶级成员中存在好人、善人;但也不乏存在坏人、恶人。用改革开放后的新名词来说贪官与奴隶,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是少数人剥夺大多数人正当合法底线人权权益的具体表现,是处在新时代时期下,变相血腥掠夺、剥削民众,一种恶行的现象。代表利益集团的成员只要对民众、穷人不存在侵权、掠夺恶行,他们便是好官、清官,反之便是十恶不赦的坏官、贪官。问题在于当今中国,有适合贪官茁壮成长的温床、土壤。利益集团中占据领导岗位的坏人,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横行霸道,作风败坏,欺压、剥夺民众权益之事屡见不鲜。做官发财论已经成为他们利用民众给予他们的权力,干顺手牵羊,举手之劳,损害民众利益,捞取民脂民膏,阴暗无耻的勾当。有两句话是形容坏人为非作歹,捞取不义之财的:其中一个形容词是“穷凶极恶”他们却是财大气粗,黑心黑肺;另一个形容词是“狗急跳墙”他们却是不急不跳,尽流坏水。他们手中掌握着大权,不为民众干事,反而压制民众,干倒行逆施,伤天害理,民愤极大的恶事。这必然引起民众的愤怒,逼出民众切齿痛恨之声。这些贪官所表现出,罪大恶极的真实案例,自然让民众怒火燃烧,恨不得咬上他们几口,还不解心头之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