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0-10-25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5-2-13 05:18 编辑
(发表于《中国网》)
我写文章定位正能量
2014年10月份,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作品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作者自2004年从工作单位退下来以后,除去锻炼外,唯一的爱好就是写文章,而且,主要写文史和民俗方面的东西,到现在已经成文200多万字,在报、刊公开发表500来篇,出版了3部书。
作者认为,写文章,就得如同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引人“向上向善”,宣扬正能量。因此,10多年来,我写文章,都定位于正能量。
写“文史稿”不猎奇,古为今用。“文史稿”,包括志书、文史资料、回忆录、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传说,等等稿件。
我写“文史稿”,不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去猎奇,不是从故纸堆里挖奇闻怪事、从历史上找荒诞怪趣,而是,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用历史先人的事迹,激励今人“追求真善美”“向上向善”,宣扬为今天社会进步而努力的正能量。如,我撰写、发表的《冀州历史上的良风美德》《冀州先贤的气节》《冀州历史上的廉吏》《冀州先贤的反腐》《冀州历史上讲民生事例》等文章,都是从冀州2000多年历史上撷取人和事,对于开展当今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如,我撰写、发表的《难忘冀州的那些老书记们》《公社书记的故事》《冀州参加长征的人》《冀州的3对革命夫妻》等文章,都是写的冀州几十年历史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他(她)们舍身革命,公而忘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等等,对于发扬革命传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写“民俗稿”不低俗,传承美德。“民俗稿”,包括民间习俗、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习惯、民间传说故事、农谚、谚语、歇后语、地名故事,等等稿件。
我写“民俗稿”,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坚决不用;摈弃封建迷信,宣扬良风正气;抛却鬼怪邪魔,书写美德人物;有肯定,有批判。
如,我撰写、发表的《春节的称谓、习俗和谚语》《因“商”形成的冀州“十大”特色习俗》《冀州人“禁忌”的研究》《冀州人说话的艺术》《冀州民俗内涵正确道理》《八月十五“杀鞑子”》 等文章,讲文明,讲团结,讲和谐,讲礼貌,等等,都是教人“向上向善”。
写“情感稿”不唯我,弘扬正气。“情感稿”,包括回忆录、记录家庭成员、忆写老师、朋友,等等稿件。
我写“情感稿”,不仅仅是宣泄我自己的个人感情,而是要彰显“真善美”,倡导良风美德。如,我撰写、发表的《我的老伴》《王老师的公用自行车》《读李祝尧的小说》《两位朋友的家乡情怀》《忆房东》等文章,凸显吃苦、奉献、友爱、敬孝等精神,都是旨在弘扬传统美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