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至1975年期间,我在三十中学读书,期间参加了三次“军事行动”,也就是学军活动,记忆深刻…… 一、夜行军 七十年代初期,中国和前苏联关系紧张,两国不断发生边境冲突。全国各地都在“深挖洞、广积粮”,西安也不例外,到处都是防空洞。 在此背景下,我们连(年级,当时年级称连,班级称排,按照部队编制)首长(老师)决定组织一次夜行军训练,全连九个排,每排四个班,全部着军装或仿军装,背挎包、水壶、干粮、手电筒,于某日夜里12时在新城广场集合,步行前往临潼华清池。 大多数同学都很兴奋,12点前都没睡觉。队伍出发后,开始大家还有说有笑,后来就沉默了,因为越走越困。 凌晨时分,我几乎闭着眼在走,睁开眼后竟产生了错觉,也叫转向,总觉得在是往回走。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我们也到了临潼华清池。 天亮后,同学们的睡意已去,按照上级部署,大家开始登山。大家比学赶帮、互相鼓励,很快就登上骊山的主峰。但是由于“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们几个同学不甘心,又登上另一个山头……那年月,是票证年代,食油、肉食限量供应,但是挡不住大自然的诱惑,走了一夜,又“攻山头”,充分显示了年少时的青春活力。 可是下山后就溃不成军了,在华清池随处可见筋疲力尽的同学睡在凉亭、长椅上…… 我们最后是乘火车回到了西安。 二、野营拉练 1971年9月,学校组织我们野营拉练,目的地应该是高陵。 大家自带被褥,打成背包,加上水壶干粮,负重步行,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第一天我们行至灞桥,在某中学教室宿营。 第二天行至耿镇,住在“贫下中农”家里,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再教育”。劳动归劳动,什么事也不能耽误我们玩,我和几个同学到渭河边,游泳到河中央的沙洲捡鸟蛋,非常开心。 大概是在第三天或第四天,一声令下,全体参加野营拉练的同学急行军返回学校!来的时候走了两天,回去却要一天赶到。那个累呀,甭提了。我们班有个男生,脾气不好,一路上骂骂咧咧,但也没办法。 后来才知道,确实发生了大事——林彪叛逃,飞机摔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史称“九一三事件”,当时全国一级战备,学生拉练在外,不马上回来咋行? 三、军体操比赛 记忆中的军体操比赛,主要比的是队列行进,包括齐步、正步、跑步、卧倒等简单的军事科目。经过训练,全年级各班都可以走得很整齐,如何从各班中脱颖而出?我排(班)干部想了一个办法:增加模仿爆破这一环节。这个“军事机密”不久便泄露,被别的排如法炮制。不过我排又对爆破进行了改进,力求更加真实、好看。 比赛那天,全连(全年级)在新城广场西半块上围成一大圈,学生们坐在从学校搬来的长板凳上。之间各班队列整齐地一次表演,期间来了一个朝鲜军事代表团,我们马上腾出一个排的位置,让他们坐下观看。 我们是九排,最后出场。在例行队列表演后,全排卧倒,注视前方:只见爆破组匍匐前进,其中一个携“炸药包”匍匐到“敌碉堡”的位置后,将导火索点燃,然而当时的“导火索”是用一般鞭炮捻子做成的,燃烧时间慢,机灵的“指挥员”不断喊出口零,让表演炸碉堡的同学不断变换位置,不至于冷场。终于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上燃起了火焰,这让我们都感到意外。鞭炮火药可以炸响,如何燃起火焰?原来他们“爆破组”在装鞭炮的鞋盒子里放置了蘸有汽油的纸片。 爆破成功后,全体同学跟随指挥员的号令发起了冲锋,表演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圆满结束。 最后评比,我排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在我们教室的后墙上,又增加了一个奖状。 |